快評:關稅海嘯來襲 影響“大罷免”走勢
2025-04-08 01:02:30
中評社香港4月8日電/特朗普宣布對台加征32%關稅後的首個台股交易日,台股狂洩2000多點、新台幣匯率也暴跌,島內業界哀鴻遍野。這些現象說明,民進黨當局對關稅戰的“不抵抗政策”、“安撫牌”初步失靈,關稅海嘯如持續衝擊台灣經濟表現、陷民進黨於被動,必將對台灣政局造成深遠影響。
連日來,許多藍營縣市長、民代、媒體人指出,台灣應該團結應對關稅海嘯與經濟危機,綠營應該叫停“大罷免”政治鬥爭。眾所周知,各黨區域“立委”長期扎根地方經營,與本土產業界關係密切,一旦關稅海嘯衝擊地方經濟,必然受到所在地選民、金主的極大壓力和強烈訴求,這無疑對掌握執政權的民進黨及黨籍區域“立委”不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8名綠營“立委”罷免案一階段連署通過,據報導另有4名罷免“綠委”的一階段連署也將宣告通過,當“大罷免”形勢從“35:0”到“35:12”,意味著罷免將從“空戰”轉向“陸戰”,從綠營側翼團體四處點火的“游擊戰”轉為藍綠地方實力對壘的“陣地戰”。因此,“大罷免”首階段看似是綠營把持輿論話語權、藍營被動挨打,但接下來形勢如何變化,仍有相當多變數。
雖然民進黨擁有宣傳動員“大罷免”的豐沛資源,激進綠營支持者至今仍對罷免懷有極大熱情,但關稅戰無疑將轉移對“大罷免”的輿論焦點。當然,綠營向來擅長“炒短線”製造眼球效應以獲取政治利益,但關稅海嘯畢竟會影響到島內每個產業、每個民眾的現實收入與資產得失,“錢包扁扁、也要罷免”的理盲民意應難成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