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美專家:保台代價高昂 台不適合美劃紅線

2025-10-18 00:23:05
金來爾:美軍保台代價高昂,收益微小 中評資料相
美智庫國防優先發佈台海戰爭系列研究報告
  中評社華盛頓10月17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亞洲安全專家金來爾(Lyle Goldstein)指出,美軍介入台海衝突遭遇毀滅性失敗的可能性很大,保台代價異常高昂,而保台收益微不足道。台灣不適合成為美國劃定“紅線”的地方,美國的利益不值得承擔軍事保台引發的巨大風險。

  美國智庫國防優先亞洲項目主任金來爾16日發佈系列研究報告--“瞄準台灣”,從中國大陸進攻前景、美國軍事介入挑戰、盟軍支持有限度、一中政策與台海穩定等四個角度,分析台海戰爭形勢及其對美國利益的影響。

  第一份報告指出,儘管奪台軍事行動風險高,可能有重大損失,但北京可能會願意承擔這樣的代價,因為國家統一被視為中國的核心利益。如果中國大陸發起對台兩棲進攻,而美國不參戰,大陸的進攻很可能會成功。

  第二份報告詳細分析美國各兵種和軍力干預台海所面臨的挑戰。金來爾指出,如果美軍介入台海衝突,北京將試圖在華盛頓動員足夠兵力之前就造成既成事實。中國將擁有兩大關鍵優勢:距離和意志。中國的近海優勢和軍事優勢意味著,美國將付出軍事保台的沉重代價。

  金來爾分析,台灣島距離中國大陸海岸僅90英里,距離關島超過1700英里,距離夏威夷更超過5000英里。解放軍在進攻之初眾多的導彈、無人機和戰機可能摧毀本地區的美國及其盟軍空軍基地,美國地面部隊無法及時到達台灣島。考慮到台灣島很容易被封鎖,美國地面部隊抵達機會將很快關閉。美國海軍也無法突破中國密集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網絡。衹有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可能直接投入戰鬥,但也缺乏阻止的火力。若美國在和平時期就試圖派遣地面部隊去台灣,可能引發他們原本想要阻止的衝突。

  這位曾在美國海軍作戰學院任教20年的軍事專家指出,即使美軍保衛台灣可能成功,遭遇毀滅性失敗的可能性也很大。這種失敗可能導致美方數萬名士兵、數百架飛機、數十艘軍艦的損失,甚至更糟。兩個核大國在軍事衝突中發生核升級的可能性也很大。即使台海不爆發戰爭,仍存在持續密集軍事對抗的風險,這將擠占數千億美元用於軍備,並降級其它重要的全球合作議程。這些就是將保衛台灣作為美國首要國防目標的明顯風險。

  金來爾強調,保衛台灣的成本異常高昂,考慮到中國的優勢和軍事優先事項,這些成本還會不斷增加。而保衛台灣所謂的好處要麼微不足道,要麼是虛幻的。美軍保台得到盟軍協助的想法很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因此,本文認為,台灣不適合成為美國劃定“紅線”的地方,因為風險過高,而美國的利益不值得承擔這樣的風險。

  第三份報告探討美國盟友支持美軍保台的有限性。金來爾說,美國指望盟友協助保衛台灣,但聯盟並非解決台灣防衛問題的萬靈藥。

  金來爾分析,過去一個世紀裡,澳大利亞在每場戰爭中都與美國並肩作戰,但幾乎沒有理由認為堪培拉參與台灣問題會產生重大影響;韓國和印度都不太可能真正參與台海戰爭;菲律賓等國可以提供有利的地理位置,但它們不會增加真正的軍事能力;歐洲軍隊的參與也僅限於象徵性層面;東京不太可能準備好在台海戰爭中出手相助,日本可能會選擇中間路線--允許美軍使用其軍事基地,但克制派遣軍事力量。

  第四份報告重點闡釋保持和強化美國的“一中政策”對維持台海穩定的重要性。金來爾表示,華盛頓不應放棄一個中國政策,因為這樣做會增加中國大陸動武的風險。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仍然適合當前動蕩的台海局勢,但一些政策制定者高估了美國對台灣的防務承諾。

  金來爾指出,作為美國全面對抗中國戰略的一部分,近幾屆政府已採取措施削弱“一個中國政策”,產生了有害的影響,導致美中因台灣問題走到了戰爭邊緣。現實主義的處理台灣問題手法應是接受甚至強化“戰略模糊性”和“一個中國政策”。這樣既可增加通過談判解決分歧的可能性,也確保美軍在亞太地區的防禦態勢不那麼脆弱和動盪。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