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桃園六席藍委全遭連署罷免等明顯不合理狀況,就能累積藍營支持者的不滿,補強過去藍營支持者出門投票動力不足的劣勢,待罷免進入第二階段以及確定投票後,展開一系列的行動,衝出反對罷免藍委,以及同意罷免綠委的投票動能。
所以目前看來確實綠營罷免藍委的氣勢及聲量都略高,但罷免投票看的是最終結果,綠營的遍地開花罷免戰術,也可能落入分散火力的局面而產生反效果,畢竟罷免投票並非大選只針對一位候選人的投票,各區域的藍綠基本盤差距其實都不大,不集中火力鎖定攻擊,都會讓成功率大大降低。
以綠委目前在立院51席來看,必須至少罷免掉藍委6席,然後在補選時都順利勝選,才能達到57席過半的目標,由此看來要達成的機率是非常艱困。但從藍營角度來看,目標並不是要藉罷免讓自己的席次過半,而是要讓綠委席次再減少。
目前親藍營團體已送件要罷免的民進黨立委中,真正鎖定的是陳瑩、伍麗華2位原住民立委,因原住民基本盤長期是藍大於綠,約為65比35,加上罷免投票和原住民立委投票是復數選制不同,陳、伍如果被藍營集中火力攻擊,是被藍營評估最有機會被罷免掉的兩位綠委,所以藍綠委的席次在經過這波大罷免潮後,誰勝誰負還非常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