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海大學政治系、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合辦“美國大選後的政經局勢與兩岸關係”研討會。(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他指出,尤其台海自賴清德520就職演說迄今,解放軍對台軍事壓迫程度有增無減,南海則是中菲在黃岩島、仁愛礁、仙賓礁等海域持續對峙。無倫台海或是南海,情勢緊張對峙皆已達到緊繃程度,若任憑情勢繼續惡化,極可能在第一線對峙兵力之間爆發交火,進面演變成為雙方局部軍事衝突。
馬振坤表示,對拜登政府而言,之前投入總統大選之際,面對俄烏戰爭、中東衝突仍無止息跡象,絕不想見到在台海、南海乃至朝鮮半島再出現軍事衝突,否則對尋求勝選的賀錦麗選情不利,因此儘速與中共恢復軍事溝通機制,就美中在此上述區域軍事爭端問題進行溝通,避免緊張持續升級,是拜登政府最優先的選項。
馬振坤研判,相關走向會延續至特朗普任內,特朗普必須面對當前美中軍事關係發展現況、美軍新一代兵力建軍目標嚴重滯的現實。尤其現階段解放軍雖然仍不具備等同美軍遠距投射作戰能力的“戰爭之矛”,但卻已具備了能夠在中國周邊拒止美軍介入衝突的“戰爭之盾”。
馬振坤說,特朗普未來要面對歐洲、中東戰事未歇,國內社會、經濟問題待解決的問題,所以在美中軍事關係上,都必須以避免與中國發生直接軍事衝突,作為美中軍事關係發展的前提。
由此可知,馬振坤指出,在明年特朗普宣誓就職前乃至就職後,可預見2025年,美中兩國對雙邊軍事關係皆欲維持現有局面,美中藉由軍事溝通機制相互理解對方的行動意圖,在無一方退讓情況下,共同管控台海、南海、乃至朝鮮半島之情勢,避免緊張情勢升級,導致雙方必須兵戎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