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介正:中美打不起來 但也不會相安無事
http://www.crntt.tw   2025-09-27 00:23:32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台北9月27日電(記者 張嘉文)中美領袖19日通話,雙方後續釋出的內容皆未提及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向中評社表示,這是很奇怪狀況,因中美之間的溝通層級越高,越不可能放過台灣議題,所以這中間一定有談到,至於沒對外揭露的原因,他研判是關於各自立場將以何種雙方可接受的文字表述,可能有分歧或在磋商中。

  從這次通話來看,黃介正說,中美雙方都有內部優先處理事項,沒有必要不斷把衝突升高,總歸一句話就是,中美兩強關係壞不到哪裡去,打不起來,但也不會相安無事。
  
  黃介正對此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這類國際領袖的高層接觸,在結束之前一定會“對稿”,也就是彼此確認哪些內容可以公開,哪些必須暫時保留。通常,一方想要披露某段對話,會先徵求對方意見,如果對方要求不要公開或暫緩,那麼就不會寫進對外的新聞稿。因此最終呈現出來的版本,一定是雙方同意、或至少不反對的部分。

  黃介正說,這也是為什麼過去會有中方會說“美方承諾了什麼”,而美方卻不會在新聞稿中出現。美國不會主動否認,但也不會自己寫出來,這正是國際交往中最基本的信任運作。因此,這次中美元首通話新聞稿中完全沒有台灣,反而顯得異常。

  黃介正分析,中美高層對話越往上走,越不可能不觸及台灣議題,在中美溝通的各場合,台灣問題幾乎都是必提項目。這次中美元首直接通話,如果新聞稿沒有提到,唯一合理的推測就是“雙方有談,但因表述上還沒有共識,所以選擇不對外揭露”。

  至於分歧可能出在哪裡?黃介正認為,未來仍要觀察兩個指標:其一,美方是否會將既有的“不支持台獨”立場,進一步轉化為“反對台獨”;其二,中方是否會在文件中再次要求美方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如果雙方在措辭上找到妥協,可能會採取比較模糊的說法,例如“台海的政治分歧應該透過和平方式解決,並獲得兩岸人民的同意”。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