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許正雲。(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高雄8月4日電(記者 蔣繼平)美國公布台灣商品進口關稅稅率20%,高於日韓的15%。經濟部長郭智輝4日下午到高雄與傳統產業進行座談,與會業者表示關稅5%加匯率10%,台灣成本與日韓相比差15%,產業將難以承受。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泰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許正雲呼籲政府不要漲電價,與會業者也者也盼政府提出相關補助。
經濟部長郭智輝4日到高雄市楠梓區的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進行“產業座談會”,過程為閉門會議不開放,僅公開會議一開始的致詞部分,也沒有安排媒體聯訪。與會的產業界人士約20人。
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許正雲會後表示,台灣關稅比日韓高一些,但比中國大陸還低,若台灣杜絕掉洗產地的問題,也許美國會重新考量。另外,日本產品雖比台灣好,但台灣不會比韓國差,美國也能接受台灣產品,台灣還是有一點優勢。
許正雲表示,站在工業區的立場,希望電不要漲價,若電價漲,整個產業的成本都增加了,業者都不能承受,且整個物價也都會漲。至於座談後有何結論,他認為就“相信政府”,只要產品品質做得更好,台灣是有韌性的。
台灣鑄造學會榮譽理事長、大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林山表示,機械設備製造是全球性布局,除了與競爭對手日、韓差5%關稅之外,主要台灣還有匯率問題,因台幣升值差了快10%,等於台灣業者與競爭對手日韓的獲利差距是15%。
陳林山表示,機械產業不景氣,現在很多製造廠收起來,不繼續做了,未來若很多大廠沒有工具機訂單以後,製造這邊就會出問題,工廠一週只有做三天。傳產現在最希望不要漲電價,盼政府補助中小企業買設備,配合AI、低碳政策來做創新。
高立熱處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昇賢表示,與日韓相較,台灣硬生生多出5%關稅,再加上匯率問題大家都知道吃掉10%獲利,這對產業來說非常的艱難,期許政府持續協商,能談到與日、韓一樣的關稅,也希望政府提出相關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