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兼任教授袁鶴齡。(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7月30日電(記者 方敬為)外媒披露白宮拒絕賴清德出訪拉丁美洲過境美國紐約。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兼任教授袁鶴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相關消息應有所本,他分析美國舉措主要有3個原因,首先是,中美關係轉圜,尤其雙邊正在關稅談判,美方不願節外生枝;其次是,美國對賴清德的不信任感;最後是,兩岸關係嚴峻,台灣的國際空間自然受到更大壓迫。當賴清德本身是麻煩製造者,或者不可控的自走砲,美國當然得小心嚴防。
袁鶴齡,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政治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大學國際事務碩士、東吳大學政治系學士。逢甲大學EMBA兼任教授、中華台商研究學會理事長,曾任台中科技大學教授兼國際事務長等職。
英國《金融時報》29日報導指出,中國大陸就賴清德擬於前往拉丁美洲途中過境紐約一事向華府提出反對後,白宮已拒絕同意賴清德過境紐約。賴原定8月過境美國,前往友邦巴拉圭、危地馬拉與貝里斯,但據3位知情人士表示,美方已通知賴清德,無法在前往途中過境紐約。台官方對此則稱,考量近日南部風災災後復原、與美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等,賴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
針對美國拒絕賴清德過境,袁鶴齡表示,《金融時報》做為國際媒體,其報導內容有一定程度的公信力,不會是空穴來風,其實美國對賴清德的待遇一直有落差,從先前賴清德去年11月出訪拉丁美洲時,美國僅開放過境夏威夷,而非美國本土就可見端倪。
袁鶴齡指出,美國過去一向對台灣領導人過境美國有主控權,因為相關舉措是對中國大陸叫牌的籌碼及博弈策略的展現,因此無論是李登輝、阿扁、馬英九、蔡英文總統都有踏上美國本土的經驗,美國透過相關操作,無論是要對中方施加壓力,或是藉此促雙邊協商等,都是一張可用之牌。
他提到,馬英九、蔡英文總統都曾在出訪拉丁美洲時,過境紐約,但賴清德有意複製相同模式,卻被美國打了回票。顯示出,美國對賴清德仍有程度上的疑慮,認為賴不可控,甚至賴可能是影響中美關係的關鍵因子,所以對賴清德過境美國的規劃,格外謹慎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