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中國海軍某支隊組織海上編隊訓練。 |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解放軍報編者按:習主席在視察空降兵軍時強調,要抓好基礎訓練和重難點課目專攻精練,立足複雜困難條件加強全要素、成體系、實案化訓練,加大同其他軍兵種部隊協同訓練力度,推進戰訓深度耦合,提升聯合指揮、聯合行動、聯合保障能力。
現代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系統與系統的較量,每種作戰力量衹有與其他作戰單元和要素相互配合,實現整體聯動,才能充分展現其威力。一支部隊的體系作戰能力不會憑空而來,要主動創造“開門練兵”的機會和條件,跳出“軍種思維”“兵種思維”,打破建制壁壘,打通“聯”的關節要害,生成“合”的關鍵能力,真正在體系熔爐中鍛造制勝利劍。
在探索“開門練兵”的方法路徑過程中,各部隊圍繞作戰鏈條、人才資源、戰法訓法、創新成果等方面展開共享互通、互學共鑒,在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中形成強大戰鬥合力,總結形成不少有益經驗。即日起,本報推出“深入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聚焦開門練兵”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秋日某海域,浪卷雲飛,海軍某支隊長沙艦、咸寧艦破浪前行。編隊指揮所內,該支隊作訓參謀和艦艇部門長,與海軍航空兵、空軍某部等友鄰部隊的參謀和營連主官混合編組,開展協同指揮作業。
編隊抵達目標海域,馬上展開聯合對海打擊。“敵”艦採取電磁靜默,規避雷達搜索。編隊指揮所內,來自友鄰部隊的李連長快速調用偵察力量遠程搜索,雖然成功引導戰艦發射導彈,但毀傷效果並不理想。
該支隊作訓科王參謀當即與李連長從各自專業角度分析,將問題抽絲剝繭、探本尋源:“偵察到的目標信息回傳有延時”“推算數據有一定誤差”……
隨後,他們結合分析結果展開推演,優化協同流程,探索梳理出一張精準高效的“協同行動表”。在接下來的訓練中,編隊各艦利用這張“協同行動表”展開協同訓練,有效縮短攻擊反應時間,進一步提升打擊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