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茶香牽兩岸,共富滿珍山
http://www.crntt.tw   2025-09-21 15:00:12
圖為福建安溪祥華鄉珍山村的茶山。(圖片來源:中國台灣網)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據中國台灣網報導,在福建安溪祥華鄉海拔千米的珍山村,雲霧常年縈繞著莽莽原始森林,林間錯落生長的鐵觀音茶樹,孕育出被譽為“觀音韵”的典範好茶。

  這裡的村民世代以茶為生,而陳春強、詹藤英夫婦的制茶故事,正以海峽兩岸首款融合茶之烏龍茶系列——“珍之裡”為載體,書寫著兩岸茶產業協同創新、中華茶文化賡續綿延的歲月篇章。

  文化匠心:一脈茶緣,牽起兩岸初心

  茶脈承千年,手藝藏初心。當安溪珍山的晨霧漫過鐵觀音茶樹的枝葉,當台灣阿里山的雲露浸潤高山茶的嫩芽,兩岸茶樹從扎根土壤起,便注定要跨越山海,聯結起海峽兩岸的深深情誼。

  “珍之裡”,讓這份流淌在茶脈裡的傳承,有了最溫柔的具象。陳家延續近百年的制茶故事,正是這傳承最生動的注腳。“從曾祖父揉拈茶葉的力度把握,到父親接手茶廠時對溫度的精準把控,再到我們夫妻倆,還是捧著這口茶。”陳春強夫婦的話語裡,滿是對祖輩手藝的敬畏。這份“人茶合一”的堅守和制茶理念,早已刻進他們的基因、融進每一片茶葉。珍山村得天獨厚的生態,更給了這份堅守最好的滋養:方圓百里無污染源的原始森林,千米海拔形成的晝夜溫差,讓此地的鐵觀音攢足了蘭花香、奶香等香氣,釀出獨一份的“觀音韵”。

  這份對茶的初心,在海峽對岸同樣鮮活。凌晨踏露采茶、低溫慢烘鎖清甜……台灣高山茶區的茶人,用“慢工出細活”的匠心成就台灣高山茶的“高冷韵”。“我們雖與大陸的茶人隔海相望,但是‘尊重自然、守護本真’的想法都是一致的。”與陳家合作多年的台灣順記茗茶負責人錢芳照,道出了兩岸茶人深埋心底的文化共鳴。

  有趣的是,雖隔著一道海峽,大陸茶山孕育的醇厚茶韵卻與台灣高山茶的“高冷韵”天然呼應。“台灣高山茶顆粒圓實如珠,三葉一芯緊緊包裹,帶著豆香的清甜。而我們安溪鐵觀音呈‘蜻蜓頭、青蛙腿’之態,有著山野間的綿柔回甘。”詹藤英向記者介紹道,兩種茶形相似、味相融,“從融合適配性來看,無論是口感層次還是茶性協調度,都有優秀的表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