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蘭裝備的K2主戰坦克。 |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近段時間,波蘭接連公布多項軍事力量建設情況,涵蓋裝備採購、產能提升及區域安全合作等多個領域。有外媒觀察到,階段性披露軍備動態已成為波蘭推進軍備建設過程中的慣用做法。波蘭對外披露落實軍事力量建設計畫、提高軍事能力的具體行動,目的是提升自身在北約聯盟中的地位與影響力。
加快裝備採購
8月初,波蘭與韓國簽訂價值65億美元的武器裝備採購合同,包括180輛K2主戰坦克、80輛支援車,以及配套的彈藥和後勤設施。其中,63輛K2主戰坦克將在波蘭本土組裝生產。波蘭軍工界將此次交易視為具有重要意義的合作,認為通過技術引進與本土化生產,有望實現核心武器裝備自給自足。目前,波蘭已累計訂購數百輛新型主戰坦克,以加快裝甲部隊更新換代。該國在通過捐贈、外銷和淘汰等方式逐步縮減老式坦克庫存。
7月,波蘭國防部長卡梅什宣布,將投入6.6億美元新建3座彈藥工廠,目標是在2028年前將155毫米炮彈的年產量提升至18萬發,較當前產能增加4倍。3座工廠各有分工,一座主要生產當前炮兵部隊的制式彈藥,年產量10萬發,計畫今年年底投產;一座生產與國產“蟹”式自行火炮及韓國K9火炮兼容的新一代彈藥,年產量約8萬發,預計2027年初運轉;另一座則負責大口徑彈藥研發及火藥裝填,外界推測可能用於新型火炮和導彈技術的開發測試。
卡梅什表示,新建工廠將採用現代化技術標準,引入人工智能質檢系統和全自動化生產線,以提升效率與精度。他還稱,波蘭將對現有彈藥工廠進行升級擴建,進一步擴大整體產能並優化生產流程。據報導,此輪彈藥產能提升計畫將155毫米炮彈的單發成本降低30%。若計畫實施順利,波蘭有望成為北約內部該類型彈藥的重要供應方,同時將創造1.2萬個就業崗位,並帶動機械、化工等關聯產業發展。
此外,波蘭宣布採購18套ELM-2238X STAR-X型岸基雷達系統,計畫2027年起開始交付,2030年前交付完畢。該系統由波蘭KenBIT公司與以色列ELTA系統公司聯合研製,具備三坐標探測能力,可同時跟蹤多個海空目標,與波蘭海軍現役護衛艦及即將列裝的新型護衛艦等作戰單元情報系統實現互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