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劉淑儀:改善民生乏善可陳,提振經濟一無是處,賴清德的政治生命恐怕已是屈指可數。(資料相) |
中評社香港8月9日電/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9日在《中國日報香港版》評論版發表文章:從“大罷免 ”到“大潰敗”,賴清德還能走多久?以下為該文章中文版。
與代議制民主不同,“直接民主”繞過民選代表,將發聲權直接賦予廣大公眾進行投票表決,形式包括全民公投、全民表決以及罷免已當選的民選代表。這種做法最初是為了推進憲法所賦予的權利而偶然為之。可是,此舉初衷雖好,但實施起來卻難免被人濫用,淪為破壞現有制度、打擊現任政府的政治工具。
從2009年至2010年5月間,現已解散的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與公民黨曾在香港濫用民主制度,搞所謂“五區總辭”,可謂醜態百出。他們先在各區分別找出一位立法會議員主動請辭,從而逼迫立法會進行補選,目的據稱是為了“實現真普選、廢除功能組別”,實質還是為了奪權。始料未及的是,市民對此反應極其冷淡,補選的投票率僅為17.1%,創歷史新低。這場通過“變相公投”脅迫政府就範的政治運動,在計票一結束就立即宣告失敗。
比起香港而言,上月底發生在台灣的公投“總罷免”則更加離譜。賴清德於2024年1月當選為台灣地區領導人,但得票率僅為40%,刷新20年來當選得票率的新低。更糟糕的是,在同期進行的立法院選舉中,民進黨僅獲113席中的51席,讓賴清德的處境十分被動,為了脫困,他對政治對手發起一系列刑事起訴,頗有“欲加之罪”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