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兩岸青年共解北京胡同密碼 文創交流綻新彩
http://www.crntt.tw   2025-07-14 00:22:55
北京市東城區文化館外掛著“胡同密碼”主題展介紹(中評社 陳思遠攝)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記者 陳思遠)“元宇宙探戡隊駐地創作展”兩岸青年文創藝術交流活動於7月12日在北京市東城區文化館舉辦。在文化脈絡中發掘人間煙火氣,在傳統和創新中詮釋新的樣貌。來自兩岸的28位青年經過數天的實地探訪,以全新視角詮釋胡同與四合院風情,將所見所聞所感融入多元創作,在“胡同密碼”主題展中呈現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

  藝術駐地創作始於2023年的兩岸青年文創藝術交流活動,目的是為成長於數字時代、具有創作能力的兩岸青年搭建起線下交流平台。在活動中,兩岸青年通過線下實地探索文化與藝術創作進行交流,並將成果以當代藝術的形式展示給公眾欣賞。三年來,從首屆的在地文化探索到本屆結合青年峰會與交流營的升級實踐,項目搭建起一座跨越數字鴻溝的精神橋梁,意義深遠。

  展覽伊始,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張志坤院長致辭指出,在元宇宙重構社會認知疆域、碎片化信息消解文化理解的當下,兩岸青年走出虛擬世界、深入歷史街巷,通過線下探索與藝術創作構建具象文化敘事,正是對共同文化基因的深度喚醒。他強調,青年是文化的傳承者,更是未來的定義者,期待此次創作成為叩問文化本質的鑰匙,兩岸青年締結的友誼能化作推動社會進步的薪火。

  隨後,策展人畢依帆組織兩岸青年逐一介紹作品與創作思路。青年們表示,自己的創作靈感皆源於對北京人文風情的真切感知: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研究生二年級的同學揭秘了他的創作材料是在北京各個角落搜集的沙子,畫面內容的靈感則是來源於胡同門前的石墩;高雄師範大學的一位大三學生則取材北京稻香村禮盒,創作出獨具巧思的包裝設計。

  展覽期間,畢依帆還帶領參展嘉賓觀看了記錄兩岸青年駐地創作歷程的視頻,歡聲笑語中流淌的深厚情誼感染了在場眾人。

  北京胡同承載著獨特的文化符號,此類交流活動能從內心層面對台灣青年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逐步深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而這種基於共同文化根脈的聯結,具有漸進且持久的力量。希望未來能夠通過文化、體育、科技、藝術等多領域活動,促進兩岸青年加深瞭解、締結友誼,為台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等發展需求奠定堅實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