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栗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志忠。(中評社 盧誠輝攝) |
中評社苗栗10月23日電(記者 盧誠輝)“交通部觀光署”前瞻觀光政策研究室最新調查顯示,2025年國際客來台旅遊有超過七成多集中在“六都”。苗栗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志忠接受中評社訪問認為,這是非常畸形的旅遊型態,長久下來對台灣的觀光旅遊產業發展非常不利,他呼籲政府應開放陸客來台旅遊才是唯一解方。
“交通部觀光署”前瞻觀光政策研究室最新調查顯示,2025年國際客來台灣的觀光占比為35.8%,但卻有超過七成來台旅遊的國際客都集中在“六都”,導致台灣觀光資源嚴重不均。
黃志忠強調,自從陸客無法到台灣來觀光之後,台灣整個觀光旅遊產業的業績至少掉了二分之一,在少了陸客之後,政府雖然一直在推廣讓其他國際客能多到台灣旅遊,但這些國際客卻多只集中在“六都”,讓台灣其他縣市的業者叫苦連天,而若要解除這種畸形的旅遊型態,衹有開放陸客才是唯一解方。
黃志忠表示,他在觀光旅遊產業打滾了幾十年,走過2008年到2016年(馬英九執政時期)開放陸客來台的全盛時期,當時台灣的觀光旅遊產業一片欣欣向榮,也連帶帶動了周邊相關產業與供應鏈的蓬勃發展,那八年有陸客來台的日子,真的是台灣觀光旅遊產業幾十年來最輝煌的時光。
他提到,但自從陸客不來後,過去的美好光景也全都沒了,緊接而來的又是長達三年的新冠疫情,雖然那時靠著政府補助與紓困計畫還能勉強撐下去,好不容易撐過疫情寒冬,但後來禁團令卻沒有隨著疫情結束而終止,讓台灣的觀光旅遊產業始終看不到春天到來。
黃志忠指出,陸客不來,政府只好改推國際客來台,但因“六都”交通較為便利,所以國際客幾乎都往“六都”跑並不難理解,但當政府把所有資源都集中在“六都”,難道台灣其他縣市的旅遊業者就只能喝西北風?政府不應該為了衝高國際客來台的旅遊人次而犧牲其他17縣市旅遊業者的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