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最新消息 】 【打 印】 
人均GDP超韓台人無感?小笠原欣幸析原因
http://www.crntt.tw   2025-09-17 10:18:53
台灣GDP超越韓國卻無感,小笠原欣幸說,因為台灣GDP亮眼表現主要由半導體產業拉動,但其他行業並未受惠。(照片:小笠原欣幸臉書)
  中評社台北9月17日電/根據韓國政府14日公布的數據,今年韓國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預估為3萬7430美元,低於台灣主計總處預測的3萬8066美元。這意味著台灣時隔22年後,再度在人均GDP上超越韓國。消息一出,引發台灣網路熱議,但不少人直言“沒有感覺”。對此,新竹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16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是因為台灣GDP的亮眼表現主要由半導體產業拉動,但其他行業並未同等受惠。

  小笠原欣幸指出,台灣在半導體出口強勁推動下,經濟表現亮眼,今年GDP成長率已由原本預測的3.1%上調至4.45%,並預計到2026年,人均GDP將突破4萬美元。然而,他也說,多數民眾對“超車韓國”並無明顯感受,其實是正常現象。

  小笠原欣幸進一步比較日、韓、台三地情況。他表示,由於日圓近年大幅貶值,日本人均GDP以美元計算明顯下滑,早在2022年就被韓國超越,2023年更被台灣超車。他還提到台灣近期的普發現金政策,藍白兩黨推動每人發放1萬元現金,“中央”也同意實施。這筆金額大約是日本政府提出的“發放2萬日圓(約新台幣4000元)”政策的2.5倍,顯示出台灣稅收基礎相當穩健。

  小笠原欣幸說,不過,台灣經濟學界也提醒,不能因短期數據過於樂觀。傳統產業仍然承受壓力,而台美之間的關稅談判尚未塵埃落定,未來經濟環境仍存不確定性。

  至於“為何大多數人無感?”小笠原欣幸解釋,台灣GDP的亮眼表現主要由半導體產業拉動,但其他行業並未同等受惠。因此,許多從事不同產業的民眾感受不到經濟數字的成長,這種落差其實相當合理。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