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最新消息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雄安中關村科技園 布局AI與未來算力戰略
http://www.crntt.tw   2025-08-31 00:16:15
科技園區中的人工智能大廈。(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俞敦平)雄安中關村科技園以“北京研發、雄安轉化”為定位,兩年來逐步形成以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為核心的產業集群,並在RISC-V與IPv6領域積極探索,力求建立自主可控的算力與網路基礎。這些佈局被視為從晶片到網路的“自主可控”關鍵工程,不僅突破長期以來被外企“掐脖子”的技術困境,也為未來數位城市建設奠定基礎。目前園區已吸引逾二百家企業進駐,涵蓋AI大模型、元宇宙、智慧醫療及低空經濟等領域,逐步展現“未來之城”的創新樣貌。

  30日,作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慶祝大會的一環,大會新聞中心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主題,安排中外媒體集體採訪雄安新區,包含“雄安·印象”展廳、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科創園、容東城市建設現場、雄安中關村科技園、中電信智慧城市產業園、東西軸線指揮調度中心等處。

  雄安新區是中國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而建設的“未來之城”。在這片“白紙”上落地的中關村科技園,承接了北京中關村的創新基因,致力於打通創新“最後一公里”,成為科研成果的孵化與試驗場。

  在產業布局上,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成為兩大集群。機器人領域中,梅卡曼德展示能模仿人手動作的工業機器人,白小默的智能導覽機器人已投入雄安公園服務;醫療與服務型機器人亦在園區找到應用場景。人工智能方面,產業鏈從算力、算法平台到行業應用逐漸完備。天問大模型結合安全檢測引擎,虛擬科技打造元宇宙工廠與數位人。智慧醫療與心理輔助平台則提供全天候健康守護,顯示AI已廣泛滲透金融、教育、醫療與公共服務。

  在算力與網路基礎方面,園區同樣加快布局。導覽中特別提到,RISC-V與IPv6是重點發展方向。RISC-V作為開源指令集架構,不受專利限制,中國大陸可在此基礎上自行設計處理器,擺脫對ARM與x86的依賴,突破晶片長期受制於國外的“掐脖子”困境;IPv6則是新一代網際網路協議,位址資源幾乎無窮,能支撐物聯網、智慧城市與5G/6G龐大連接需求。雄安率先打造“全域IPv6示範區”,意味著新城全面採用新標準,不僅降低未來轉換成本,也使中國大陸在全球網路升級中搶得先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