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示明確的寫著將打造雄安新區為RISC-V之城。(中評社 俞敦平攝) |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俞敦平)在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科創園的導覽中,雖然講解人員對RISC-V僅簡單帶過,但展板卻清楚標註“中央網信辦擬選取雄安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RISC-V生態培育中心試點”,並提出要打造“RISC-V之城”。這樣的訊息,在中美科技博弈與芯片封鎖的背景下,格外引人關注。現場不僅展示了多款基於RISC-V的自主芯片,也有設備成功運行當下最熱門的大型語言模型Deepseek,顯示中國大陸正以開源架構為突破口,力圖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
在科創園的參觀路線中,解說更多著重於智慧農業、低空經濟等領域,對RISC-V區塊僅蜻蜓點水式地提到。然而,展板上的訊息卻異常鮮明——中央網信辦擬將雄安新區列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RISC-V生態培育中心試點,並啟動“七個一工程”,涵蓋成立專門機構、制定標準、推動技術與示範、建設展示中心及產教融合基地。這代表雄安不只是展示場,而是承擔起探索自主晶片生態、示範“RISC-V之城”的任務。
RISC-V作為一套開源指令集架構,本身不需支付專利授權費,與ARM、x86 等長期壟斷的架構不同。正因如此,它被中國大陸視為突破“掐脖子”困境的可行途徑。在美國持續收緊先進製程與GPU出口限制的環境下,RISC-V已從單純的技術選項,轉變為自主可控戰略的一環。雄安的布局,實際上是將這種可能性付諸試驗與落地。
展區內展示了“雄芯1號”與“安睿P20”晶片,兩者均基於RISC-V架構,具備80TOPS的推理性能,面向邊緣運算與雲端視頻處理場景。此外,還有多種智慧感知與邊緣運算模組,呈現出完整的應用鏈條。,其中甚至包含一台能在RISC-V平台上成功運行Deepseek的設備。對熟悉GPU壟斷格局的觀眾而言,這是一個強烈的信號:開源架構正逐步跨入人工智能的核心應用領域,不再只是概念上的想像。
在雄安的整體構想中,低空經濟、綠色低碳等場景提供了“應用層”的創新,而RISC-V與算力自主則代表“底層突破”。兩者結合,形成了未來之城的雙重支撐。雖然導覽的語調輕描淡寫,但展板與展品釋放出的訊息卻格外清晰:中國正將RISC-V作為突破科技封鎖的戰略籌碼,而雄安,正是這盤棋局的重要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