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經濟部發文澄清說,光電板在颱風來前已移除。(照片:台經濟部臉書) |
中評社台北7月9日電/丹娜絲颱風重創屏東縣佳冬鄉塭豐海堤外的海上光電設施,浮台殘骸布滿塭豐沙灘,綿延數公里長,被質疑“中央”補助新台幣1億多元的計畫竟不堪一擊。台經濟部臉書粉專8日晚間發文澄清說,光電板在颱風來前已移除。但網友疑慮未解,要求拿出移除的施工記錄影片,直呼若連政府都造謠掩蓋,是否該繩之以法?
“有社群、媒體在散播屏東淺海區光電浮台的不實消息,請大家幫忙澄清!”經濟部臉書粉專8日晚間發文表示,這是新型態的光電實驗計畫,光電板在颱風來前已移除。計畫實驗目的正是要測試光電浮台系統在海上的耐受性,蒐集數據加以研究,精進光電設施的耐風強度。尤其,這次丹娜絲風速一度飆至每秒40公尺(相當於13級陣風),被吹散的浮台,業者也會在兩天內清運完畢,確保周遭海域航行安全與環境無虞。
但網友對此解釋不滿,湧入留言“連政府機關都要幫廠商掩蓋”、“官商勾結到這麼明目張膽,悲哀”、“噗,我以為澄清說這是假的,竟然只是弱弱地澄清太陽能板先移除”、“國會聽證的重要性”、“抗風浪測試數據應公開供參考”、“回收如此大批光電板工程,應該是會有施工記錄影片的,公佈出來當然可以自證清白”、“颱風來之前已移除?那去了哪裡?為什麼之前新聞採訪時說的是‘沒裝’?然後綠媒的節目被人挖出來之後現在說‘已移除’?”、“這是小編有實際去看過才發文的嗎?還是聽廠商說的?”
還有人質疑“如果颱風來前就知道不抗風,廠商火速拆除光電板,那請問當初政府補助的一億元可以先收回,等抗風成功再補助嗎?”、“建議貴部應該務實一點,有沒有花錢買經驗才是民眾最想知道的,如果有你就認,數據分析一回事,花多少錢是另一回事,就像風機沒事我就認同可靠性,這個實驗平台反而我覺得很適合做蚵棚使用”、“回收的光電板在哪?確定沒有任何一塊掉入海洋?既然是回收那可以這樣隨意擺放廢棄物?唬爛不用打草稿”、“移除是大工程,應該有現場照片記錄,或是用衛星照片應該都可以看的一下紀錄”、“如果政府造謠是否要繩之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