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前副祕書長張雅屏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7月9日電(記者 張嘉文)24席藍委罷免案將於7月26日投票,過去曾兼任國民黨組發會主委的前副秘書長張雅屏向中評社分析,國民黨若能將被罷藍委壓到3席內就不算輸;民進黨則須罷掉10席以上藍委,才能在罷免到補選空檔成為立法院最多數黨,通過相關法案或人事案,這樣才算贏。
張雅屏強調,目前影響大罷免的關鍵變數有三,一是賴清德的團結十講會不會繼續講;二是美國對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是多少;三則為兩岸關係情勢會不會被綠營刻意操弄而更惡化,大陸對台有大動作。
張雅屏為中山大學政治學博士,在馬英九競選台北市長時便投身參與輔選工作,也隨馬英九打過2008年、2012年大選,後來洪秀柱國民黨主席任內,張雅屏出任國民黨副秘書長兼組發會主委。
張雅屏向中評社分析指出,先前國民黨內部評估的“3+5”名單,即最危險的3席為桃園市涂權吉、新北市葉元之、台東縣黃建賓,以及危險度不低的5席,包括台北市徐巧芯、王鴻薇,桃園市牛煦庭、新竹市鄭正鈐、台中市羅廷瑋。經過一個多月政局變化後,他評估目前真正可能被罷掉的藍委,僅剩票源結構最危險的涂權吉、葉元之、黃建賓,再加上因捲入國台辦洩密風波的鄭正鈐。
張雅屏表示,先前那5位“危險度不低”的立委,原本確實處在危險氛圍,如今除了鄭正鈐之外,其他人因藍營危機感升高,看來都有機會保住。
他直言,這股危機意識凝聚,必須“感謝賴清德的團結‘國家’十講”,尤其其中提到的“雜質說”、以及“一萬元買一次菜就沒了”等言論,反而對國民黨而言,激起基層反罷免的投票動能,再加上國民黨組發會副主委等幹部遭到羈押,引發藍軍同仇敵愾的情緒,反對罷免的票源有望衝得出來。
張雅屏分析,原先列入“3+5”名單的立委,多屬於票源基礎較差,或者仇恨值高又缺乏地方派系支撐的類型。至於花蓮縣傅崐萁、台北市李彥秀、新北市廖先翔,也曾被罷團列為可能被罷免的高危名單。他將傅、李、廖歸類為雖有票源基礎,但仇恨值高的一群。不過,賴清德的十講及藍營危機意識的形成,使這3人情勢已經轉危為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