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榮譽教授、陸委會前副主委高長。(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3月28日電(記者 鄭羿菲)2024年台灣對中國大陸貿易順差近700億美元,在兩岸關係緊繃下,會受何影響?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榮譽教授、陸委會前副主委高長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在賴清德公布17條措施後,政治上兩岸關係最壞也就這樣子,對兩岸間的經貿往來影響不大,但更大的影響是台灣無法加入RCEP,無法與東協國家享免關稅,台灣傳統產業將受影響。
高長認為,兩岸關係若壞到完全廢止ECFA,從台灣經濟總量來看,影響相對不明顯,但對個別產業影響就非常大,如2024年6月15日起,台塑四寶不再享有ECFA關稅保障,而大陸的石化業本就產能過剩,因此台塑集團在大陸市場就很難競爭。
據統計,台灣2024年貿易順差806.08億美元,其中,對大陸與香港出口1506.19億美元、進口806.23億美元,貿易順差699.96億美元。
高長,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曾任陸委會副主委、國安會副秘書長等職,研究專長是中國大陸財經專題、兩岸經貿關係專題、經濟政策、勞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
高長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現在政治上,兩岸關係氣氛不好,在風險考量下,可能會影響到廠商投資,但在經貿層面的影響不會太大。兩岸關係從2016年民進黨執政開始就持續低盪,但這幾年來兩岸經貿受到的影響並不大,投資還是繼續進行,若探討兩岸的經貿往來所受的影響,主因來自於國際地緣政治、中美貿易戰,影響反而比較大。
高長說,台商在大陸投資減少,或是產線外移,主要是避免中美關稅戰的問題,原本是工廠在大陸、在台灣採購原材料,現在廠商把生產線移到東南亞,台灣就會減少對大陸的出口。最近賴清德推出17條,或把兩岸關係搞得更僵,未來兩岸經貿格局依然相同,更重要的影響是美國總統特朗普2.0推出的關稅政策。
高長指出,兩岸關係搞僵,雖對兩岸經貿影響不至於太大,但更大的影響是在RCEP,東協15國都在RCEP內互免關稅,這些都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而台灣不在RCEP內,就會遇到傳統產業競爭力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