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最新消息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財經學者:台灣不能單押高科技 會得荷蘭病
http://www.crntt.tw   2025-03-27 01:19:42
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黃輝珍。(中評社 張穎齊攝)
  中評社台北3月27日電(記者 張穎齊)台灣重科技,輕傳產迭遭詬病。多名財經專家26日在現代財經基金會論壇表示,傳統產業一定不能放棄,否則就慘了,若單押高科技產業,就是“荷蘭病”,高科技、傳產兩者發展太傾斜,應相互結合轉型,另外也要重視服務業升級,避免半吊子發展、惡性循環。

  現代財經基金會26日舉辦“世界新變局下台灣產業前景”論壇,由董事長黃輝珍、副董事長李伸一主持,與會者包括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榮譽教授、陸委會前副主委高長,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
  
  會後開放提問,針對政府重視高科技,傳產、服務業被忽視。林建甫表示,傳產一定要繼續做,單押一個產業會變成荷蘭病,並不好。可看到台塑四寶(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面臨大陸石化產業競爭,台灣也沒簽FTA,影響很大,台塑四寶要做更新、轉型。

  林建甫說,台灣製造業某種程度已非常極致,至於服務業要怎提升水準?服務業提供的就業太少,美國服務業占GDP 75%,提供就業人數也占75%,台灣服務業要升級,台灣薪水太低;另外世界金融業蓬勃發展,美國總統特朗普也知道要鬆綁金融加密貨幣、區塊鏈,前總統拜登太保守,因此台灣的服務業、金融業也都要提升、與國際接軌,至於製造業已很厲害。

  王健全說,台灣高科技占出口4成,與傳產相比太傾斜,半導體的順差就是全台的總順差,若把半導體順差拿到,台灣就逆差了。台灣半導體創造7%就業人口,使台灣人均所得3萬4千元美金,但把半導體、高科技拿掉,台灣薪水就沒這樣,台灣要自救。台灣在工具機、石化也投資很多,有轉型企圖心,因此政府要重視,若沒轉型起來,那傳產會很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