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美首腦韓國釜山會唔,取得多項共識。 |
中評社香港10月31日電(作者 且十)中美首腦韓國釜山會唔,取得多項共識,中美關係呈現出積極向好的趨勢。不過,學界和媒體猜測的台灣問題並沒有出現會談清單中。這是繼前不久中美首腦視頻通話未談及台灣問題後,又一次繞過了台灣問題。
回顧特朗普再度當選以來,中美首腦三次通話及本次會唔,可以看出台灣問題越來越邊緣化。1月17日,習近平祝賀特朗普當選,提到“台灣問題事關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希望美方務必慎重處理”,這只是提醒特朗普上任要注意的事項而已。6月5日,中美首腦第二次通話,習近平請“美國應當慎重處理台灣問題,避免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把中美兩國拖入衝突對抗的危險境地”。這不是請求而是警告,美國如果無休止地打“台灣牌”,只會被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利用,後果是中美被拖入衝突對抗的危險境地,同時也是展示中國維護台灣這個核心利益中核心的堅強決心和意志,即無懼任何衝突和對抗。習近平的警告等於廢了美國的“台灣牌”。所以,到了9月19日第三次通話,就不用談台灣問題了,釜山會晤,當然也無須再談台灣問題。
今年以來,特別是93閱兵後,美國許多具影響力的期刊、智庫報告或學者都發出類似“華府應出手約束台灣”、“華府態度已改變”的提醒。如《外交政策》雜誌5月1日刊出《特朗普應約束台灣》,以免台海衝突升溫後將美國捲入;9月28日,向來對台灣友好的何瑞恩在綠媒《自由時報》發表《美台關係是否偏離軌道?》,直指華府對台政策環境已改變;前幾天,《時代》更稱《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以“魯莽”給賴清德定性;10月14日,蘭德公司建議特朗普政府在台海問題上向中國做出“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尋求兩岸永久分離”“不反對和平統一”,並支持兩岸“漸進式和平統一”的承諾。一些媒體稱中國正要求美國把“不支持台灣獨立”修正為“反對台灣獨立”,還有一些學者呼籲中美應該互相再保證簽訂“第四公報”,明確美國“反對台灣獨立”,中國也放棄武力解決台灣問題選項。
中美需要第四份聯合公報嗎?或者說是中國需要中美就台灣問題簽第四公報還是美國需要簽第四份公報?
我覺得中國已經不需要所謂的“第四公報”了。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係發展的主要障礙,過去是,現在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但不同的是,過去,中國國力弱,在1990年代前,台灣在經濟及軍事上相對大陸還有許多優勢,這給美國操弄台灣問題提供了條件,美國是兩岸現狀的定義者。這個時候,中國需要美國穩定兩岸關係,中美聯合公報有積極的重要的作用。2016年民進黨上台執政以來,堅持台獨路線、不斷推動台獨步驟,一面倒地“倚美謀獨”,加上美國對中國發展的焦慮,“以台遏華”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重要手段,許多時候美國本身就是台海亂源,這個時候需要第四公報等同於與虎謀皮。
但是,現在的中國已經有了巨大的發展,綜合國力極大增強,特別是軍事能力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雖然,美國仍然是第一強國,不過讓美國寢食難安的是中國在西太平洋已具局部優勢,軍事干涉中國統一是美國一件很難下決心的事。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就職前公開指出:“在過去15年,所有和中國有關的兵棋推演,可完美說明美國都是敗陣”。負責特朗普國防戰略的國防部副部長柯比爾,也公開表示美中之間的軍事平衡“已劇烈惡化”,認為“台灣已不是美國的‘生存性利益’”、“美國‘不一定’必須防衛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