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最新動態 】 【打 印】 
陳淞山:台灣畏戰情緒升高 怕打仗多於反統
http://www.crntt.tw   2025-10-30 11:28:02
陳淞山。(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10月30日電/《美麗島電子報》10月最新民調顯示,60%的台灣民眾不同意“兩岸最終難免爆發戰爭”的說法,至於“為避免被中共統一,若有必要願為台灣犧牲生命”的題項,53.2%表示不同意。對此,前扁辦主任陳淞山29日在《美麗島電子報》發表評論表示,這反映出台灣社會整體“畏戰情緒”升高,“願為台灣一戰”的決心則明顯下滑。

  陳淞山指出,根據該報10月20日至22日進行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賴政府”民意谷底已暫時止跌回穩。而在兩岸衝突與戰爭議題方面,民調顯示60%的台灣民眾不同意“兩岸最終難免爆發戰爭”的說法,僅31.4%同意。至於“為避免被中共統一,若有必要願為台灣犧牲生命”的題項,53.2%表示不同意,40.8%表示認同。與2021年4月的調查相比,不同意戰爭的比例從54.2%升至60%,顯示更多民眾傾向相信兩岸仍可維持和平發展。

  同樣地,在“避免被統一願犧牲生命”的問題上,四年半間態度差距擴大。不認同者由48.6%升至53.2%,認同者則從45.2%降至40.8%,差距從3.4%擴大至12.4%。陳淞山認為,台灣民眾已呈現出“怕戰多於反統”的心理變化,顯示社會氛圍更重視避戰求和。

  至於如何維護台灣安全、防止戰爭爆發,58.3%受訪者支持“恢復兩岸政府談判與放寬民間交流”,僅28.2%贊成“增加軍購預算強化“國防”,另有3%支持“全力配合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陳淞山指出,多數台灣民眾已不認為“多買武器”能保障安全,也不完全信任“倚美抗中”的策略,普遍對美國是否會出兵援台抱持懷疑與保留態度。

  陳淞山分析,台灣民意傾向避戰的背後,除了藍綠惡鬥與社會撕裂外,國際局勢、美中台三角關係變化也影響深遠。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事件讓台灣民眾更加恐懼戰爭代價,因此“避戰求和”成為主流民意。許多人擔心若開戰,台灣可能被拋棄,成為國際政治的“孤兒”。

  陳淞山說,當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台積電赴美設廠,使“護國神山”被逼赴美,台灣人也對美國產生疑慮;“疑美”與“恐中”情緒同時蔓延,這已非單純的統獨認同或意識形態問題,而是“政治實力、利益與生命財產權衡利弊的可能結果吧”!而是現實政治利益與生命安全的抉擇。這已經不是認同你是“台灣人”或“中國人”,或者是“兩者兼具”的政治歸屬感問題了,也不是統獨意識型態政治爭議或生活價值觀與制度差異問題的個人喜好態度了,最後就是政治實力、利益與生命財產“權衡利弊”的可能結果吧!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