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約多國戰機在芬蘭參加聯合軍演。 |
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電/近日,北約在芬蘭米凱利市成立北歐多兵種陸軍司令部,並在芬蘭部署以瑞典國防軍為主體的前沿駐軍加強旅。相關舉措標誌著北約持續強化在北極方向的軍事布局,北歐正逐步從傳統中立地帶轉變為陣營對抗的前沿陣地。
新成立的北歐多兵種陸軍司令部位於芬蘭陸軍司令部基地營區,由芬蘭軍方將領擔任最高指揮官,挪威和瑞典派員出任副職,英國派出作戰參謀人員參與運行。芬蘭國防部長安蒂·海凱寧在揭牌儀式上表示,這是芬蘭自2023年加入北約以來“最重要的軍事舉措”。
該司令部實行全天候運行,接受位於美國諾福克的北約聯合部隊司令部指揮,平時負責北歐方向任務籌畫和聯合演習組織;戰時統一協調瑞典、芬蘭、丹麥等國陸上作戰力量,必要時可申請北約戰術級支援,如請求部署在丹麥或挪威的F-35A戰鬥機中隊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同期進駐芬蘭羅瓦涅米市和索丹屈萊市的北約前沿駐軍加強旅,是北歐多兵種陸軍司令部首支直屬作戰部隊。該旅以瑞典陸軍第19北極機械化旅為主體,挪威和丹麥派出連級分隊參與編組,法國和冰島承擔後勤保障任務,總兵力5000人,編為5個營,包括2個火炮營、1個偵察營、1個裝甲步兵營和1個特戰步兵營。北約為該部隊配備多款制式裝備,包括射程超過50千米的瑞典“弓箭手”自行榴彈炮等,同時計畫為其增配多型無人機,並在危機狀態下提供“台風”戰鬥機、F-35A戰鬥機和“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瑞典和芬蘭首次在本土永久部署外國作戰旅。
北歐多兵種陸軍司令部的成立和運行,使芬蘭成為北約介入北極事務的一個重要支點。隨著北極戰略地位提升,芬蘭、瑞典等國立場轉變,加之北歐多國在“北歐防務合作”機制下積累一定合作經驗,如今年芬蘭曾主導6000餘人規模的多域突防演習等,新司令部將推動北歐國家接入美英主導的北約指揮、後勤和情報網絡,實現所謂“一體化防禦”。
外媒評論稱,該司令部已成為北約東擴北進的“馬前卒”。其與近兩年在挪威成立的北約兩棲作戰中心和北約聯合航空作戰中心,以及在德國羅斯托克成立的波羅的海海軍指揮中心等機構,將在歐洲多地形成協同作戰體系。近期,相關機構已開展極地兩棲兵力輪換、聯合空中巡航等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