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台資企業協會海淀聯誼會副會長、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師陳文成(中評社 周亞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實習記者 周亞)“青春共進 暢騎海淀——慶祝台灣光復80周年暨台灣光復紀念日兩岸青年騎行一村三山五園活動”25日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啟動。台青台生台商代表等兩岸青年及嘉賓共計80餘人參加騎行活動。北京台資企業協會海淀聯誼會副會長陳文成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分享其與騎行結緣的心路歷程,闡述騎行活動對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強化歷史認同的重要意義,並展望未來兩岸青年體育交流的合作願景。
陳文成坦言,自己與騎行有著特殊緣分。早在本科期間,他通過9天8夜的環島騎行結識北大師生,由此結緣大陸並最終選擇來到北京發展。作為“兩岸青年騎行海淀”活動的倡導者之一,他見證了這一活動從最初幾屆騎行“三山五園”線路,到如今拓展至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歷程。他表示,今年特別安排參觀西北旺科技園AI展館,讓台青在騎行中慢下來,通過專業導覽深入瞭解科技發展,讓騎行不止於“運動”,更成為兩岸青年認知大陸與學習交流的窗口。
談及在北京多年的生活感受,陳文成表示,大陸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對台灣青年具有強大吸引力。他觀察到,許多“80後”、“90後”台灣青年受島內“去中國化”的影響,對大陸仍然存在片面認知,但一旦親身來到大陸,無不被其發展規模與速度所震撼。從1987年兩岸開放交流至今,越交流越能深化“同根同源同血脈”的認同,這也是他致力於推動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原因。
陳文成特別介紹了大陸惠台政策對台青發展的實際幫助。從2018年31條惠台措施到2019年海淀區成立台灣青年驛站,大陸的一系列舉措為台青、台生、台商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他詳細列舉了低成本青年公寓、實習就業推薦會、傳統節日慶祝活動等具體事例,強調這些政策讓台青在大陸感受到“同等待遇下優先照顧”的溫暖,堅定了他們扎根發展的決心。
今年是國家設立的第一個台灣光復紀念日,此次騎行活動恰逢10月25日紀念節點。陳文成認為,在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舉辦騎行活動具有特殊意義。他指出,騎行不僅能強身健體,更能讓兩岸青年在共同前行中緬懷歷史、思考未來。他強調,台灣光復是兩岸同胞共同抗日取得的勝利成果,當前島內仍有人不敢直言“我是中國人”,但通過這類紀念活動,可弘揚“我們都是中國人”的共同認同。在如此重要時刻舉辦騎行活動,既是對歷史的銘記,也是對兩岸和平的期許。
對於未來兩岸青年騎行活動,陳文成希望整合北京台協騎行隊等多方平台資源,通過騎行讓兩岸青年認識更多大陸城市。他特別期待未來能在台灣光復紀念日組織環台灣島騎行,“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兩岸青年共同踏上台灣的土地,感受那裡的風土人情,更能以騎行為紐帶,打破人為隔閡,讓兩岸同胞的心貼得更近,共同守護兩岸和平發展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