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市台辦和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共同主辦“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座談會”(中評社 陳思遠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陳思遠)26日上午,由北京市台辦和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共同主辦的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在京台胞及專家學者就國家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的重要意義,從政治、法律、現實意義等方面展開探討。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再次向國際社會莊嚴宣示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重要舉措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有力回擊,也是對歷史事實的法律確認,體現了全體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4日表決通過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明確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這一重要立法舉措,不僅完善了國家在台灣問題上的法律體系,更以最高法律效力強化了台灣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事實與法理根基,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提供了堅實保障。
學者們共同指出,從政治意義來看,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是國家統一意志的強力彰顯,能夠進一步凝聚兩岸同胞共識,強化兩岸民眾對國家統一的認同感與責任感,尤其鼓舞台灣同胞重溫歷史,銘記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本質,激勵兩岸繼承先輩愛國主義傳統,為祖國完全統一與民族復興攜手奮進。
在國際舞台上,該紀念日的設立向國際社會傳遞清晰且不容置疑的信號: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事實有充分歷史與法理依據。此舉有助於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推動國際社會更深入理解台灣問題的本質,促使各國秉持公正客觀立場,同時敦促美國等外部勢力及台獨分裂勢力停止歪曲台灣光復歷史的錯誤言行,回歸正確歷史認知軌道,為維護國際社會涉台問題秩序注入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