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動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海涵)由全國台聯主辦的“銘記歷史 捍衛成果 守護家園 共創未來”——各界台胞慶祝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系列活動26日在京舉行。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汪曙申、台灣統一聯盟黨榮譽主席戚嘉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褚靜濤分別作專題演講,就台灣光復的歷史事實、法理基礎、深遠意義予以深入闡釋,並談及堅持正確史觀的重要性。
汪曙申圍繞“堅持正確歷史觀 維護一個中國原則”主題作演講。他首先點明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地位,主要體現為四個攸關——攸關台灣歸屬於中國的地位,攸關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攸關中國與任何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政治基礎,攸關中國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何為一個中國原則?汪曙申引用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加以闡釋。其中,《中方關於聯大2758號決議的立場文件》明確提出:“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涵義有三層,即世界上衹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汪曙申說,要警惕三個謬論,一是“台灣地位未定論”;二是炒作台海衝突並非中國內政;三是鼓吹“聯大2758號決議沒有解決台灣代表權問題,沒有派出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
汪曙申強調,台灣光復具有無可辯駁的法理基礎;一個中國原則成為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的重要規範;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成為國際普遍共識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