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博物館中的日軍常德細菌戰展區(中評社 陳思遠攝) |
中評社常德8月2日電(記者 陳思遠)陽光炙烤著常德的街道,路面泛起陣陣熱浪,行道樹葉在強光下微微蜷縮。8月1日上午,兩岸及香港記者一行來到了常德市,先後參訪了常德博物館內的常德會戰專題展覽以及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共同走進那段浴血抗戰的不屈民族史,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踏入常德會戰展廳,史料區用詳實的文字與圖片,詳細披露了日軍在會戰期間犯下的累累罪行。據記載,日軍對無辜平民展開大規模屠殺,僅登記在案的遇難平民就達5.9萬餘人。其中,廠窖大屠殺、三岔湖大屠殺等慘案尤為慘烈,共造成超過3萬手無寸鐵的同胞遇害,日軍採用槍擊、刀砍、焚燒等殘忍手段,其暴行慘絕人寰,令人發指。
再往裡走,展區陳列著日軍公然違反國際公約,在常德實施細菌戰的鐵證。日軍通過投擲帶菌物品等方式,散布霍亂、鼠疫等病原體,引發大規模傳染病,導致中國軍民在戰後仍持續遭受傷亡,其惡劣影響延續多年。“這是反人類的暴行!”聞此,參訪者憤慨地說道。
湖南文理學院歷史系朱清如教授告訴記者,該校“日本侵華細菌戰罪行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員曾採訪過常德細菌戰受害幸存者楊志惠。回憶起那段慘痛經歷時,楊志惠哭喊著重復“我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這句話讓聽聞者深切感受到幸存者所承受的巨大創傷。
朱清如指出,常德細菌戰引發鼠疫肆意傳播,給常德城鄉廣大居民帶來了巨大的身心傷害。他認為,研究、還原日本侵華細菌戰史能夠發揮歷史警示作用,讓更多愛好和平的人們瞭解到日本侵華細菌戰是違背國際公約、反人類的戰爭犯罪,同時謹防歷史悲劇重演。
展廳中,也不乏軍民抗戰、同仇敵愾的感人瞬間。一封特殊的家信成為了展廳的“溫度所在”。常德商人黃柏山在信中向在長沙求學的兒子描述了日軍轟炸的慘狀,字裡行間滿是對家國命運的憂慮,更寄望兒子“學成歸來,上陣殺敵”,字裡行間盡顯普通民眾深沉的救亡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