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據中國台灣網報導,4月24日,2025“台商台青重慶行”活動開幕式在重慶舉行。活動以“智聯新篇 共創未來”為主題,邀請了兩岸台商台青代表130餘人參加。本次活動聚焦兩岸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共同探討在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零部件供應、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合作機會。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工商建設研究會台商台青代表和在渝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台企代表參加了活動。
兩岸企業已圍繞新能源汽車多方面開展合作
一直以來,重慶高度重視渝台交流合作,大力招引台資企業,集聚形成以廣達、英業達、旭碩、緯創、富士康、仁寶等台資企業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去年,全市新增台資企業95家,渝台貿易額增長14.5%、達546億元,全年來渝台胞人次增長138%、居重慶入境過夜遊客第二,渝台交流更有聲勢、融合發展更有成效。
兩岸企業家峰會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專項工作組陸方牽頭人蘇波表示,大陸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也始終是台灣成長的最佳腹地。
“大陸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和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推進製造業科技創新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也為兩岸產業協同發展和深度融合發展開創了新空間,台灣在精密機械、半導體製造等領域的獨特優勢與大陸完整的工業體系形成優勢互補,為台灣青年在大陸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領域創業發展提供了機遇與平台。目前,兩岸企業已經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零部件供應、市場拓展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合作,有相當一部分台企已經進入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實現了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
2024年,重慶提出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新能源汽車產量達95.32萬輛,同比增長90.5%。蘇波表示,重慶憑借長安汽車、賽力斯等知名企業,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升級為引領,帶動汽車電子、功率半導體、高端裝備、機器人等產業發展,為渝台產業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