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江大學戰略所兼任副教授黃介正。(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5月2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中美關稅熱戰,淡江大學戰略所兼任副教授黃介正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中美關稅戰只是初始階段,目前的你來我往,就像在不同的擂台,各自展示自己的拳法。要促使中美領導人接觸對話,得需要一些外部因素驟變,如股市等,而美國對外部因素的感受會比中國強。
中美關稅熱戰,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從34%,到54%、104%,再到145%,甚至一些產品高達245%,中國則反制關稅拉高到125%,並不再回應美關稅數字。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過去一週明示、暗示中美有在通話,特朗普在4月22日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稱,中國領導人曾打電話給他,但中方均否認。
黃介正,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系博士,歷任陸委會副主委、駐美代表處諮議、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長、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長、美國馬里蘭大學政府與政治系副教授、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研究員、國民黨駐美代表等。
黃介正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中美兩大國應該不可能溝通管道停擺,比較大的可能是,中美之間有聯繫,但並不是針對關稅議題進行溝通。中美關稅戰現在還是初始階段,應是中國希望由雙方指定的代表或特使見面溝通,但美國不願意接這個球,特朗普想要的是直接領導人對話,但這並不是中國的決策模式。
黃介正說,美國現在負責亞太事務的重要官員都空缺,包括美駐中大使空缺待補,暫時由美國在台協會(AIT)政治組長武安妮擔任臨時代辦,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部助理部長等職位,特朗普都沒有任命齊全。唯一比較齊全的衹有美國國安會人事,但在這場關稅戰中,國安會並沒有扮演什麼角色,基本上就是商務部、財政部、貿易代表署定了之後向特朗普報告。
黃介正認為,傳統上我們理解的美國國防部、國務院、國安會鐵三角,在現階段的中美關係、中美關稅戰中,角色並不持重,甚至是美國部長級以下的官員,都沒有被授權去敲定對中關稅政策相關細節,因此他認為中美關稅戰還在初始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