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中評社 束沐攝) |
中評社南京10月21日電(記者 束沐)經過為期一天半的討論,南京大學2025年兩岸關係研討會20日上午閉幕,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發表會議總結發言。他表示,此次會議具有學術性、現實性,氣氛和諧,體現了兩岸老中青學者的各自優勢,他希望通過學術交流令兩岸關係春風化雨、實現心靈契合。
劉相平表示,此次會議論文學術性、現實性強,論文質量高,大家的調研工作非常扎實、數據全面、言出有據,而且期間適逢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也增加了會議話題性,引起學者熱烈討論。他說,會議上大家各抒己見,有討論、甚至有辯論,在相互理解、調侃的輕鬆氛圍中,達成共識或者分享各自故事,彼此感情更加融洽。
劉相平表示,參加此次會議的老一輩學者可謂老驥伏櫪、老當益壯、穩如泰山,是兩岸關係發展的穩定器,無論形勢如何波折,只要有他們在,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依然存在。同時,這次會議上有一些中青年學者俊顔新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他們充滿活力,運用新理論、新方法和新資料,扎實進行實證研究,他們沒有包袱和心理負擔,對於民族前途和國家統一前景信心滿滿。
劉相平說,相比大陸的涉台研究的青年學者啼聲初試、展翅高飛,但由於當前兩岸交流困難,研究兩岸關係的台灣青年學者很少,或者我們對研究兩岸關係的台灣青年學者瞭解不夠,不知道有哪些人,這對兩岸關係研究的可持續性發展不利。他希望,在座學者能推薦一些台灣青年學者與大陸青年學者進行對話。
“兩岸關係要發展,年輕人是主力。國家完全統一不僅是硬實力的比拼,更需要軟實力春風化雨。”劉相平認為,通過學術界的不懈努力和奮鬥,研究如何降低兩岸緊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為推進國家統一、實現心靈契合提供智慧和貢獻,這正是會議的意義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