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主辦方供圖) |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記者 盧哲)由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共同主辦的“兩岸關係發展態勢與內外影響因素”研討會日前在上海舉行。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在此間表示,賴清德上台即將屆滿一周年,民進黨當局陷入了“朝小野大”的政治困境,不只是民進黨與國民黨、民眾黨等在野勢力在立法機構的博弈空前加劇,甚至加劇了藍綠兩黨惡鬥的情勢,當前台灣政治空轉與內耗的情形非常嚴重。
陳先才表示,賴當局當前陷入嚴重的執政困境,這與2024年選後台灣政治生態的發展密切相關,即賴清德當局面臨三個“不過半”的政治劣勢:賴清德的得票率不過半、立委席次不過半以及地方縣市長席次不過半。民進黨再次面臨阿扁時期的“朝小野大”之執政困境。這是今天賴清德當局面臨的最大政治問題。“朝小野大”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賴清德與民進黨不甘心接受這種政治現實。綠營企圖通過政治鬥爭來改變或扭轉,這也是當前發動針對藍委“大罷免”的主要原因。
陳先才認為,賴當局的執政危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內部危機方面,賴清德當局面臨的內部危機主要是指台灣島內政治生態的急劇變化,以及民進黨在應對政治情勢變化方面的不適應,從而造成一系列的政治外溢效應,包括朝野衝突、執政黨內部以及台灣民意的強烈反彈。賴清德當局對2024年選後的台灣政治現實及權力安排並不甘心,尤其是針對藍白聯手通過的一系列法案,諸如“國會改革法案”等非但沒有照單全收,反而採取激烈對抗,甚至發動政治側翼來反制和施壓,從而引發朝野衝突的不斷升級。以目前賴清德鬥性十足的個性,以及民進黨當局的強硬立場,島內朝野對立的情形無法消除。
兩岸危機方面,賴清德上台後兩岸情勢更加複雜嚴峻,當然與賴清德本人的台獨挑釁動作有關。從賴上台後近一年的兩岸表現來觀察,其對抗大陸的意識形態非常明顯,例如不只是限縮兩岸民間交流,甚至公開鼓吹大陸是“敵對勢力”等論調。賴清德對大陸採取敵視態度的根源除了其台獨意識形態外,更與其面臨的執政困境密切相關,他試圖透過提升兩岸對抗來轉移台灣民眾對其施政不力的不滿,同時借機對藍白等在野勢力予在打擊。賴清德的這種操作手法必然會引發大陸的強烈反制,其面臨的兩岸危機愈發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