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幹事、研究員李德成就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緣起、發展和傳承進行分享交流。(中評社 陳思遠攝) |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實習記者 陳思遠)中國記協3月27日上午在北京舉辦“新聞茶座”活動,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幹事、研究員李德成圍繞“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緣起、發展和傳承”這一主題進行介紹。李德成詳細介紹了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歷史背景、發展歷程以及其在新時代的傳承與中國化進程,與境內外記者及外國駐華使館新聞官進行交流並回答問題。
活佛轉世制度的緣起與發展
李德成指出,活佛轉世制度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制度,其形成與佛教的緣起學說、“化身再現”理論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靈魂轉生學說密切相關。吐蕃王朝崩潰後,西藏出現了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面,宗教首領在政教結合的勢力中起到了凝聚人心和平衡協調的重要作用,這為活佛轉世制度的形成奠定了社會基礎。
他表示,活佛轉世制度最早出現在13世紀的噶瑪噶舉派,噶瑪拔希是第一個開創活佛轉世制度的人。此後,活佛轉世制度在元、明、清三代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格魯派的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轉世系統在明清時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重視和認可,形成了歷史定制和宗教儀軌。
活佛轉世制度的傳承規範
李德成介紹,活佛轉世的傳承主要依靠一套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包括祈願、尋訪、認定和坐床典禮等環節。1793年,乾隆皇帝制定了金瓶掣簽制度,進一步規範了活佛轉世的程序。活佛轉世制度在歷史上形成了中央政府批准繼任、依法管理、國內尋訪等原則,確保了其有序傳承,保障了信教群眾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