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會新聞發佈會暨旗艦報告發佈會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
中評社博鰲3月26日電(記者 盧哲)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25日發布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指出,根據論壇研究院的測算,作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之一,2025年亞洲經濟增速預計將增至4.5%,按購買力平價測算的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將增至48.6%。亞洲的貿易和投資將總體承壓,而數字貿易和服務貿易是亞洲經貿的突出亮點。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25日至28日在海南博鰲舉行,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暨旗艦報告發布會。當天發佈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指出,2024年,國際局勢變亂交織,地緣衝突延宕升級,“脫鈎斷鏈”愈演愈烈,全球南方加快崛起,百年變局的大勢走向愈加清晰。世界經濟在通脹緩解與貿易回升中緩慢復甦,但增長動能不足,地區和國別分化明顯。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有新的發展,人工智能等技術變革與供應鏈重構深刻影響經濟與安全格局,給世界經濟和國際經貿合作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儘管面對諸多挑戰,亞洲經濟體特別是中國、東盟等繼續展現出強大韌性,在經濟增長、貿易、創新、可持續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繼續走在世界前列,也孕育著新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報告認為,亞洲經濟體外部環境依然嚴峻,但也面臨諸多有利條件,經濟增長呈現止跌企穩的態勢。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普遍預計,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將企穩甚至重新擴張。根據論壇研究院的測算,作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之一,2025年亞洲經濟增速預計將增至4.5%,按購買力平價測算的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將增至48.6%。中國、印度、越南、菲律賓、蒙古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亞洲經濟體仍將保持5%以上的較高增速。
貿易方面,亞洲對外貨物貿易增速逐步回升,服務貿易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中國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均續創歷史新高。投資方面,全球外資對亞洲經濟體的依賴程度在波動中上升,近年來達到60%左右,而中國和東盟仍是對外資最有吸引力的亞洲經濟體。創新方面,亞洲研發投入強度和專利申請量遠超其他地區,日益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主角,亞洲已站在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最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