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
http://www.crntt.tw   2025-04-06 00:03:52
  中評社╱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 作者:羅曉林(漳州),閩南師範大學副教授;曾少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長城學者

  【摘要】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實踐向度上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在思想向度上有利於共擁民族團結和國家完全統一,在目標向度上有利於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當下,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面臨著本然和實然兩方面的困境。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以鞏固愛國統一戰綫為先導,繫好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的“中國結”;以中華文化認同為根基,加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海”;以“鄉愁”為情感紐帶,促進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與祖國心靈契合;以華文教育為抓手,培育海外華僑華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緊緊團結在一起,同心協力,共促國家完全統一和民族團結發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網”,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務。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少不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離不開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支持和參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內在遵循,是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應有之義,對深化中華民族認同、維護國家統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意蘊

  從歷史和現實的視角來看,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不可或缺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終指向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民族共同繁榮。引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爭做海內外文化交流的傳播者、助力國家完全統一的先行者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踐行者,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應有之義。

  (一)實踐向度:涵養家國情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

  家國情懷是人們作為社會主體對家國共同體的真摯的“情感價值認同”,是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品格,是一種共同的價值理念。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具體實踐意義而言,就是要凝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家國情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導他們理解并認同“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

  家國情懷是一種深厚的情感和思想狀態,表現為對祖國的忠誠、熱愛和責任感,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先決條件。一方面,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身處多元文化交融的前沿,成長於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之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意味著他們要在尊重文化差異的基礎上,深刻理解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現狀,涵養愛國之情,培育愛國之志,凝聚愛國情懷。另一方面,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能够提升其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心深處樹立起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消除地域偏見和民族隔閡,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二)思想向度:夯實思想根基,共擁民族團結和祖國完全統一

  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完全統一是各民族共同需要,符合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利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他們的思想根基是否牢固,直接關係到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夯實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思想根基,不僅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需要,更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重要保障。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利於更廣泛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共同維護民族團結,擁護祖國完全統一。

  民族團結和國家完全統一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落腳點和歸宿。民族團結和國家完全統一離不開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支持,要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中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愛國統一力量,夯實思想根基,增強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促進海內外同胞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共同創造祖國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偉業。

  (三)目標向度:匯聚強國力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綫的基本任務是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奮鬥,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磅礴偉力。①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是極其重要的強國力量,是愛國統一戰綫的重要力量,是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力量。

  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有著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成長經歷,擁有跨文化的視野和溝通能力,既深諳中華文化的精髓,又瞭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這種多元文化的交融,使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展現出獨特的優勢,能够向世界展示一個開放、包容、多元的中國形象。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通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參加社會服務、參與國家和基層治理,為國家發展匯聚能量。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團結廣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同心同行,共謀祖國發展,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困境

  衹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證。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戰略目標就是牢固樹立共同體理念,保障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離不開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參與和支持,新形勢下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面臨兩方面的困境:

  (一)本然困境:多元文化下的價值觀差異影響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

  當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地區與地區之間、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動頻繁,不同的文化相遇和交融帶來了文明模式、價值觀念的碰撞與衝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價值觀念離不開經濟與政治。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是中國與其他國家經貿往來、政治互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和紐帶,歷史上港澳台地區都曾受到其他國家的殖民統治,在海外謀生的僑胞也經歷著不同的政治制度。一方面,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所在地區的政治體制與中國大陸不同,不同歷史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與中國大陸存在著差別,港澳台地區逐漸形成地方獨特的文化價值,海外華僑華人也逐漸融入居住地的主流文化之中,呈現出具有居住地特色的文化特徵。

  另一方面,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家庭教育中接受著許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比如仁愛、孝親友善、家國情懷等,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傳輸的價值觀念與當地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傳輸的文化價值之間產生交鋒與博弈,“普世價值”、功利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社會思潮持續滲透年輕一代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對他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移民文化與主流文化的交鋒帶來西方價值觀念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念之間的強烈博弈,這種多元文化交鋒博弈產生的價值觀念差異成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所要面對的本質困境。

  (二)實然困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存在“差序格局”的現實問題

  “差序格局”原本是對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描述,強調以個人為中心的親疏遠近關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存在著從中心向邊緣逐漸傳遞,影響逐漸式微的“差序格局”現象。一方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闡釋和現實解釋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學術界關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成果,在理論闡釋層面,研究主要集中在邏輯緣起、歷史來源、核心要義、價值邏輯、關係建構等方面。在現實解釋層面,研究主要集中在遇到的困境、實踐的路徑、話語如何建構、現實意義等方面。而關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旨歸部分,仍需要結合歷史和政治的因素,從國家完全統一的視域出發,在理論闡釋和現實解釋方面深入研究,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傳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要義,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能量。

  另一方面,從研究的主體視角分析,主要集中在少數民族、高校學生、青少年等群體,大多圍繞如何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這一主題,而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相對較少。從地域來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國內逐漸向港澳台地區和海外華人區域逐漸拓展;從對象來說,從境內各民族逐漸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拓展,在這種現實存在的“差序格局”之下,鑄牢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面臨著實際存在的困境。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