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30日電/閩南師範大學助理研究員、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蔡偉政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月號發表專文《兩岸融合發展進程中福建高校的新擔當與新作為》。作者認為,高等教育是社會進步的重要依靠和動力之源,在服務國家統一戰略需求上肩負著重要使命。通過分析閩台高校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以高校的人才培養、學科設置、科學研究、師資建設等內涵方面進行融合,有方向地建立和鞏固兩岸高等教育辦學合作關係;深化教育國際合作交流,有意識地為國家對台工作創造更良好更有利的周邊國際環境,進一步構建完整的多方位發力的對台融合體系。以文化浸潤為紐帶,以高校外在影響為牽引,有目標地引導社會力量服務對台工作,持續增進台灣青年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文章內容如下:
福建在對台工作全局中具有獨特地位和作用。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布,《意見》要求促進台生來閩求學研習。支持兩岸高校在閩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與多元化合作。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福建要繼續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建設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台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這為高等教育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實踐指導。高等教育是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依靠和動力來源,也是融合兩岸“教育圈”“文化圈”“學術圈”最重要的力量,整合高校對台資源和潛在優勢,從內涵建設和外延影響上形成探索兩岸融合發展的新範式和新路徑、推動國家和平統一進程,是高校天然的歷史職責,也是高校融入時代趨勢、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和戰略的應有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