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籍立委廖先翔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4月30日電(記者 張穎齊)針對美國對等關稅,中國國民黨籍立委廖先翔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優先”與“美國優先”應逐漸脫鉤,台灣需重新調整戰略定位,台灣唯有堅定自主,維持自身安全,才有利繁榮發展。
廖先翔表示,自冷戰以來,台灣因位處第一島鏈樞紐,兼具保障美國本土安全的戰略意義,長期獲得美國在軍事與經濟上的支持,建立起互利互補的合作模式。然而,隨著“美國優先”政策的興起,台美之間的互動正出現明顯質變。
他說,美國近年積極推動製造業回流與貿易保護主義,台灣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直接受到衝擊。台積電除已在美國投資650億美元,近期再宣布將投入1000億美元擴建美國廠區,雖符合美方戰略需求,卻也反映出台灣關鍵產業資源正逐步外移。從長期來看,這恐將削弱台灣本土經濟的自主性與全球競爭優勢。
廖先翔向中評社說,今年特朗普進一步宣布提高對全球進口商品的關稅,台灣不僅未獲得特別待遇,甚至面對比許多國家更高的關稅障礙,對出口導向的經濟結構形成實質壓力。即使台灣是美國在亞太的重要防衛夥伴,於“美國優先”的政策邏輯下,依然難以獲得差別化保障。
他強調,此外隨著軍事科技演進與戰略思維調整,第一島鏈的傳統戰略價值正逐漸式微。美方甚至推動從沖繩部分撤軍,轉而強化第二與第三島鏈的軍事部署,台灣的地緣優勢亦不若以往明顯。台美關係正從過去的互利穩定,轉向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的單向主導。
廖先翔說,在此背景下,台灣政府必須從宏觀與前瞻的角度,重新調整國際戰略定位。台灣必須確保“台灣優先”的政策思維,不應淪為“美國優先”之後的次等選項。唯有堅定自主,台灣才能在日益動盪的國際局勢中,維持自身的安全、繁榮與未來發展空間。
現年37歲的廖先翔,出生於基隆市,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新北市第十二選舉區(汐止、金山、萬里、瑞芳、平溪、雙溪、貢寮)立委,曾任2屆新北市第十選區(汐止)議員。父親為國民黨籍前新北市議員廖正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