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東亞安全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編譯:韓國公開討論核武或自食其果
http://www.crntt.tw   2025-04-30 00:46:30
  中評社首爾4月30日電(記者 崔銀珍編譯)世宗研究所理事長李容睿日前在韓國《朝鮮日報》專欄上刊文,稱韓國社會公開討論核武裝問題可能會自食其果。文章編譯如下: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來,國民對韓國獨立核武裝的關注和支持呈增加趨勢。2017年朝鮮第六次核試驗後,核武裝談論開始主要由保守派公民團體提出,現在已經通過學術界和專家廣泛傳播到普通民眾。不顧長達30年對朝的利誘和施壓,要想確保對解決前景渺茫的核威脅的實際遏制力,除了獨自核武裝之外沒有其他合適的應對方案,其主張具有強烈的邏輯正當性。

  但是,有人反駁說,如果韓國強行進行核武裝,將像朝鮮和伊朗一樣,因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國內產業基礎將被夷為平地,因此,作為替代方案,在美國的事前諒解和默認下進行核武裝的主張成為主流。這種主張之所以更加有力,是因為特朗普競選陣營所屬的前國防部副部長埃爾布裡奇·科爾比公開主張"應該包括把韓國的核武裝也放在桌子上進行討論"。許多受其鼓舞的韓國人都希望,如果特朗普總統重返白宮,可能會允許韓國進行核武裝,而特朗普第二屆政府上台後,這一希望更加充滿。

  人類歷史上所有的核武器研發無一例外地都在本國政府和人民不知情的情況下絕密推進。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國也是如此,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框架之外成功進行核武裝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鮮也是如此。以色列不顧美國的監視,始終沒有洩露核開發情報,也沒有實施核試驗,因此躲過了制裁措施。

  然而,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鮮都免不了長期的嚴厲制裁。與這些歷史先例不同,韓國公開討論推進核武裝,試圖採取前所未有的做法,施壓美國對此事進行事先諒解和默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