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劉憶如。(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10月30日電/針對美中貿易戰,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劉憶如30日在《中時新聞網》發表評論表示,特朗普今年發動的貿易戰,至目前看來反而讓中國加速擺脫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完成出口市場分散的結構性改革。
劉憶如美國芝加哥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經濟學哲學博士,曾任立委、“經建會主委、財政部長。
劉憶如指出,今年4月2日特朗普對全球宣布“對等關稅”至今,美中已經歷五輪貿易協商。這段期間,美國雖然對中國科技的限制持續升級,但對中國卻僅徵收30%的關稅,雖曾自4月9日起一度課徵145%關稅,但在5月12日後取消,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也同時自125%調降至10%;30%的稅率甚至低於美國今年8月起對許多其他國家徵收的對等關稅。這段期間,中國基本上堅持以強硬態度回應美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當然也受到衝擊。
劉憶如表示,今年1至9月,中國對美國累計出口較去年同期下滑17%,但是中國整體出口金額卻成長6%。依估計,今年中國全年的貿易順差,極有可能超越去年的1兆美元水準,甚至可能將提前2個月就會突破1兆美元大關。即使對美國出口大幅減少,但中國的出口不但大幅創新高,出口地區及產品結構也更趨健全。
劉憶如說,具體而言,今年9月中國對美國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27%,持續自今年4月以來的下滑趨勢。但也因為對美出口持續減少,目前對美國出口已下降至僅占中國總出口的10%;這也造成美國未來若對中國關稅加碼,造成的傷害將不若以往。
劉憶如表示,與此同時,中國對美國之外其他貿易夥伴的出口,則持續呈現兩位數成長。今年9月,雖然對美國出口年減27%,但是對第一大夥伴的東協出口年增15.6%,對第二大夥伴歐盟年增14.2%,對拉丁美洲年增15.2%,對非洲出口年增率更飆升到56.4%。9月整體出口年增率8.3%,創下過去6個月來最快增速,出口也持續成為中國經濟成長的最主要動力,有效彌補中國近年來內需增長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