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燈鐘。(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10月28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智庫“國防優先”亞洲事務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在美國《時代》雜誌發表文章直指賴清德是魯莽的領導人,讓台海成為全球危險熱點。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燈鐘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中美關係自九三閱兵後出現轉折,加上中美元首本月底即將會面,美國智庫人士此時發聲,某方面是在釋出警訊,要賴清德自我約束,別當麻煩製造者。
劉燈鐘,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現任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副教授、中華卓越青工總會會長。研究專長包括中國大陸研究、兩岸關係、政黨與選舉、國際治理。
高德斯坦在時代雜誌撰文,以“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Leader)稱呼賴清德,並提到“台灣海峽是全球最危險的引爆點”,引起民進黨當局抗議。高德斯坦 25 日再於X平台回應,呼籲台灣當局認清現實。“必須明白,山姆大叔不會施以援手”、“美國人早已厭倦捲入別人的家務事,打無休止的戰爭,不可能為拯救台灣地區而冒險開戰。”
劉燈鐘表示,高德斯坦的文章顯然反映了美國當前對台海形勢的態度,其作為美國智庫“國防優先”亞洲事務主任,對亞太地緣政治勢必熟稔,同時也清楚知道美國官方的戰略轉向,事實上,中美關係在今年9月3日的北京閱兵式之後,就迎來重大轉折,美國對台海的戰略想定出現變化,因為解放軍的軍事實力與作戰能力的增長,使得美國得謹慎看待台灣問題。
劉燈鐘指出,北京九三閱兵期間,美國五角大廈周邊的披薩外賣量激增300%,反映美軍方持續36小時高強度研判。美聯社直播有120萬次觀看量,8300條評論罕,甚至美海軍教官稱“未見如此完美軍隊”。對美國而言,九三閱兵讓美國各種政治勢力更準確的瞭解中國大陸的實力和現況。大陸展現“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 A2/AD)和戰略威攝的能力,並讓美方明白若在台海或南海衝突中介入,將付出高昂代價。
他提到,九三閱兵後,中美兩國出現多次高層級的互動。9月9日中美防長視訊通話,中方提到台灣問題,強調“任何以武助獨、以台制華圖謀和干涉都將被挫敗”。9月10日中國外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話,雙方在軍事與外交領域嘗試改善溝通,意在避免誤判並維持穩定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