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兼任教授袁鶴齡。(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7月31日電(記者 方敬為)大罷免726首波落幕,罷團全軍覆沒。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兼任教授袁鶴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該結果與明年2026九合一地方選舉有直接連動關係,顯然對民進黨選情很不利,但對國民黨與民眾黨而言,也要認清一件事實,也就是藍白合則兩利,不合則俱傷,2026年藍白如何在地方選舉做適當分配,將是延續在野勝利的關鍵。
袁鶴齡認為,藍白要真正達成合作,需要發揮智慧,他認為,尤其是在野最大黨國民黨方面需要有所妥協,領導黨務的人是關鍵,這次反罷免國民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發揮促成藍白合的能力,因為盧的姿態相對柔軟,未來若能由盧秀燕擔任黨主席,在未來藍白合作方面,或許可以相對順利。
袁鶴齡,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政治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大學國際事務碩士、東吳大學政治系學士。逢甲大學EMBA兼任教授、中華台商研究學會理事長,曾任台中科技大學教授兼國際事務長等職。
全台24位藍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26日投開票,全面被否決。針對罷免結果與2026九合一選舉的連動性,袁鶴齡認為,有正相關,由於這次大罷免是全台等級的大規模選舉,形同是26年地方選舉的提前練兵,最終結果是,藍委全數保住,這對民進黨而言必然是一大警訊。
袁鶴齡指出,這次大罷免投票區域,涵蓋新北、台北、基隆、新竹、台中、南投、雲林、花蓮、台東,集中在藍營執政縣市,這些藍營首長有的2026年要爭取連任,有的要交棒,這次順利催出不同意罷免票,且每個區域都是高於綠營動員的同意罷免票,當然對藍營而言是一劑強心針。
不過,袁鶴齡提到,雖然藍委順利挺過罷免危機,但當中台灣民眾黨的協助也扮演重要角色。從選票結構來看,單靠藍營基本盤,其實正反票數很難拉大,民眾黨的支持者起到左右選情的效果,當然還有不少中間選民的態度展現,可是藍白合仍是致勝主因,所以即使國民黨氣勢起,但2026若無法延續藍白合作,民進黨還是可能坐收漁翁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