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埔里恒吉宮外立有“湄洲大媽”招牌。(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南投4月21日電(記者 方敬為)南投縣埔里鎮恒吉宮為鎮內最大規模的媽祖廟,廟內供奉的媽祖別稱“湄洲大媽”,相傳是1824年自莆田湄洲祖廟分靈來台,有濃厚的兩岸淵源。恒吉宮也是台灣少數幾座位在山線的大型媽祖廟宇。
恒吉宮是埔里鎮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每年農曆3月20日媽祖聖誕都會舉辦祈安遶境活動,相當熱鬧。該廟建於1887年,迄今已有138年歷史,廟內供奉的媽祖並有“湄洲大媽”的別名,因為神像就是從湄洲祖廟分靈過來。
恒吉宮廟名的前身是埔里鎮大肚城“恒吉行”,1824年廈門總理陳瑞芬於湄洲天后宮,恭請大媽神像一尊,神像背面由湄洲天后宮主刻上“舊祖宮分爐恒吉宮天上聖母”字樣,在台灣登陸後暫奉於鹿港天后宮,待農曆9月1日申時才正式恭請大媽入埔里鎮大肚城“恒吉行”,後改恒吉行於1887年改建為恒吉宮迄今。
恒吉宮媽祖廟最早的金身來自湄洲,一般來說,媽祖是閩南地區靠海生活人民的信仰中心,而埔里屬於山城,來自沿海地帶湄洲的天后媽祖,也受到山城子民的供奉,格外特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