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大學前副校長、政治學系名譽教授包宗和。(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29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中美元首預計30日會晤,台灣大學前副校長、政治學系名譽教授包宗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稀土是中國掌握的重要籌碼,先扼住美國的命脈,讓美國用平等態度面對關稅問題,中美雙方都是先喊價、再讓步,並保留反擊空間,而目前看來條件都僅是“暫時”的,能維持多久很難講。
包宗和說,當前中美關係呈現“交易性”狀態,中美的迫切議題是關稅、稀土,即便會提及台灣問題,但從特朗普回應“不想製造任何複雜局面”來看,台灣問題並非中美急迫要談的議題,特朗普不會希望台灣問題來干擾現在正要談的東西。
中美元首預計30日於韓國會晤,目前中美貿易戰已有降溫趨勢,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證實美中第5輪貿易談判,已就關稅、稀土禁令、恢復對美採購大豆、TikTok股權轉移等達成共識,為30日習特會提供了“框架”。
包宗和是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政治學博士、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學碩士,歷任監察委員、陸委會諮詢委員、國統會研究委員,台灣大學副校長、政治系主任、政治研究所所長、社會科學院院長。現為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研究專長包括國際政治、外交決策、國際衝突。
包宗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特朗普此次願意緩和中美對抗氛圍與中國談,稀土是重要因素,這是中國掌握的一個重要籌碼,先扼住美國的命脈,讓特朗普必須要面對這個問題,這可以看出中國此次立場強硬,以稀土為籌碼要美國用平等態度面對關稅問題,而特朗普也強硬回擊加徵100%關稅,雙方你來我往。
包宗和說,中國可以說以特朗普之道還施彼身,先喊價、再讓步,並保留反擊空間,隨著事件演變,目前的中美關係呈現“交易性”狀態,特別是特朗普是交易型政治人物,中美雙方都希望用最少的代價,得到最大的國家利益。從貝森特釋出的訊息也可見,中美都保留反擊空間,延遲稀土禁令僅1年、關稅加徵與否也是特朗普一句話的事,後續還得看中美元首會面後的發展,這些條件都是“暫時”的,能維持多久很難講,隨時都會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