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劉耀仁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3月24日電(記者 張穎齊)民進黨籍英系台北市議員劉耀仁向中評社表示,台積電最先進的製程研發仍根留台灣,不會變美積電,台美關係也更加深化,赴美投資並不影響。他強調,台美友好關係也不因台積電或關稅政策受影響。
賴清德、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已在府內記者會宣布,台積電擴大在美國投資,投入千億美元。若加上過去的650億美元,在美投資合計為1650億美元。不過特朗普稱將在4月2日對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國家實施“對等關稅”,包括對汽車、藥品和半導體等產業加徵關稅,而台灣仍位列其中。
劉耀仁表示,他並不認為因此會影響台美關係,他感覺台美關係反倒更深化,台灣與歐盟關係也更深化,並沒有中國國民黨在野黨講得那樣,或說特朗普對台灣不友好。他要強調,台積電永遠不可能變成美積電,台積電最先進製成、2奈米廠、研發技術都仍根留台灣。
劉耀仁,美國印地安那州立大學政治學碩士,6連霸台北市第五選舉區(中正、萬華)議員,歷任民進黨台北市議會黨團總召、幹事長等職,在地耕耘達20多年。在黨內被歸類為“英系”。
劉耀仁說,台積電在台灣保有先進製程技術,即便赴美國擴大投資,也沒有影響關係,雖說是應美國要求而去投資擴廠,但美國也會提供擴廠成本上的降低,2奈米技術都還是在台灣,不會變成美積電。他要國民黨別與大陸唱和,企圖打擊政府,抹黑台積電。台積電最初並不被美國放在眼裡,而是在台灣發揚光大後,很爭氣,台美友好關係也不因台積電或關稅政策影響,不會變。
針對賴清德13日定調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17項因應國安及統戰威脅的策略。美媒《華盛頓郵報》報導,此舉是盼獲得特朗普對台支持。相比過去蔡英文總統執政時期較溫和,賴清德風格是否不同?
劉耀仁說,從蔡英文總統執政時期,致力鞏固台灣民主,賴清德繼續保持、維護台灣民主成果,但當國安受到大戕害、由外到內都有壓力時,台灣面對攻擊,那總統當然要硬起來,這樣社會、人民也才都能硬起來。境外敵對勢力傷害台灣,台灣的在野黨不能一起傷害台灣,因此賴清德此時提出17條是正確的。蔡英文總統以前執政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只是那時候沒遇到現在的危機,倘若現在還是蔡英文總統執政,一樣也會與賴清德雷同,講出此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