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鋼工會理事長陳春生。(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高雄8月1日電(記者 蔣繼平)美國政府公告台灣進口商品稅率20%,高於日韓的15%。高雄螺絲、螺帽等扣件業首當其衝。中鋼工會理事長陳春生憂石化產業這兩年本來就很慘,再這麼一搞就更慘。高雄市工業會總幹事李威穎說高科技適應性好,但對傳產、工具機殺傷力很大。
美國今日公布台灣商品進口關稅20%,未宣布附帶條件,台官方也諱莫如深。
據統計,高雄金屬加工製品對美出口產值高達新台幣564億元,占該產業總產值2330億元的24%,其中以螺絲、螺帽等扣件業為重,占出口總額92%。
中鋼工會理事長陳春生表示,螺絲外銷出口若受到波及,沒有訂單的話,上游製造商當然也是慘了,線材(螺絲及螺帽的原料稱為)就完蛋了,還要評估影響層面到那裡。關稅高日、韓5%就差很多,開玩笑,本來預計希望能爭取到15%,結果還是沒辦法。主要是希望降關稅,至少跟日韓一樣15%就好。
針對所謂“暫時性關稅”的說法,陳春生表示,這是在保留空間,還沒有達到特朗普想要的目的,留空間給你讓你再去屈服他。特朗普主要是要台灣去投資,但是台積電已經花那麼多錢了,台灣還要投資哪些項目?現在全世界都讓特朗普予取予求。他嘆“石化產業這兩年本來就很慘,再這麼一搞就更慘。”
高雄市工業會總幹事李威穎表示,20%關稅對台灣產業的影響,他認為越高科技的產業越ok,但越傳統的產業恐怕殺傷力很大。台灣與日本有進口替代,有進口替代就是要靠匯率,台灣傳產在匯率佔便宜時與日本打成平手,如果匯率一致,就很累了,若關稅又多5%,工具機都是拼匯率拼關稅,那就非常非常累了。
綠委許智傑表示,“中央”與地方需要共同合作,提出出口產業支援方案,減緩這次美國關稅帶來的衝擊。況且後續若台美達成正式協議,稅率仍有下調空間;台美也將就供應鏈合作與美國232條款展開進一步磋商,若順利達成共識,可望將台灣出口產業的危機,變成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