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營出身的自由撰稿人沈迺訓。(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高雄4月22日電(記者 蔣繼平)中國國民黨籍台北市長蔣萬安17日拋出立法院應該推動“倒閣”引起政壇關注。藍營出身的自由撰稿人沈迺訓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以藍營縣市長立場而言,大罷免是共同責任,皆需出力,但“倒閣”是休克療法,風險甚大收穫極小的政治賭注,要問藍營是否需要一場“大會戰”?以目前政治環境來看,實力與時機都不具備。
沈迺訓,1986年生,高雄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研究所碩士。曾任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任內的勞工局機要。經常投稿媒體評論時事,現為自由撰稿人。
沈迺訓表示,第一,即使“倒閣”成功,賴清德仍然握有解散國會與否的最終權力;第二,就目前政治環境,在野顯然也沒有把握在選後取得國會多數,更不能完全排除國會改選後,在野席次少於執政的綠營的可能。若發生後者,斷送國會多數優勢、正副立法院長換人、“賴政府”擴大對在野的追殺清洗,骨牌效應恐影響2026與2028。
沈迺訓表示,國民黨方面如果對大罷免的結果沒有信心,大可不必選擇“休克療法”進行“倒閣”,導致不分優勢、劣勢選區一律面臨改選,徒增政治風險。比較折衷作法,可採提出請辭明志換取更多的民意支持補選票投藍營、適度地安排互換選區,也許都是好過於遭大罷免後不得參與補選的策略方法。
沈迺訓表示,“倒閣”對於國民黨而言是一項風險極大的政治賭注,“賭贏沒賺,賭輸慘賠”,實在不應貿然拿全體從政同志的政治生命當籌碼與毫無賭品的執政黨“賴政府”“梭哈”。
台北市長蔣萬安提出“倒閣”後與同黨的台中市長盧秀燕、黨主席朱立倫產生的政治連動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