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舉行“陸客來台2.0:台灣準備好了嗎?”座談會。(中評社 黃筱筠攝) |
|
觀光導遊協會榮譽理事長許冠濱。(中評社 黃筱筠攝) |
|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中評社 黃筱筠攝) |
|
“陸客來台2.0:台灣準備好了嗎?”座談會。(中評社 黃筱筠攝) |
中評社台北2月24日電(記者 黃筱筠)親綠的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今天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陸客來台2.0:台灣準備好了嗎?”座談會。出席的觀光業者幾乎都在批評賴政府政治掛帥,讓旅遊業者現在沒工作等,變成觀光“慘業”。親綠學者、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在會議結論則說,政府角色要確定觀光產業的未來與穩定發展,希望小兩會(台旅會、海旅會)可以先行談判,再開放陸客來台。
這場座談會出席者有王智盛、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另外三位業者分別為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系教授、台灣觀光產業聯盟協會理事長黃正聰、觀光導遊協會榮譽理事長許冠濱、鳳凰旅行社總經理卞傑民。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過去被視為親近英系的智庫,今天舉行“陸客來台2.0:台灣準備好了嗎?”座談會。討論主題面向為,恢復陸客來台觀光可能帶來的效益及問題、觀光“小兩會”溝通的必要性、“先溝通、後開放”或“先開放、後溝通”、如何打造陸客來台觀光2.0及雙向有序的兩岸觀光。
王智盛總結說,回到最原始的陸客重啟問題,有三個面向:
第一是,重啟陸客來台,對台灣經濟振興是正面,兩岸互動也是正向,要談大家都不會反對,但是可能有人會對陸客有負面看法。
第二是,怎麼開放,先溝通或是先協商,過去有經驗,有人認為可以讓踩線團先來,阿扁執政開放第一類、第二類來台,當時也沒有九二共識,但是透過兩個公協會來踩線,背後就是觀光官員,當時促成第一類來台觀光,小兩會不涉及九二共識,有準公權力的機制,現在政府希望透過小兩會先行,希望促成兩岸有效互動。
第三,大陸旅客來台會被當成武器,雞蛋若放同一籃子,對方說停就停,會影響飯店等業者,不能讓陸客說停就停,要讓不確定性降到最低,不要讓觀光業者面對不確定性衝擊,政府要重啟談判,政府角色要確定觀光產業的未來健康與穩定發展。
觀光導遊協會榮譽理事長許冠濱提到,從事40年旅遊業,台灣觀光要基於國家安全與人民權益,在這樣權益之下才有價值,不是看到過往錯誤,就什麼都不能做。去年開始台灣飯店住房率60.89%,國外旅客為22.45%,飯店住房不用選哪一個國家旅客,只要願意來台灣,世界各國都歡迎。
他也說,從入境人數的經濟效益看到去年600多萬來台觀光人次,今年可能700多萬人次,但是其中數字有貓膩,連移工、家屬依親都算,加上去年郵輪旅遊非常多,來回就算兩次,這算實際代表真實入境人數嗎?每10個觀光客可以增加0.55就業機會,2022年從事觀光產業150萬人,去年卻是不到50萬人。
許冠濱痛批,賴政府去年就職到現在,花蓮地震、嘉義地震,請問為台灣觀光做了什麼?台灣華語導遊約佔七成,至今約有3萬人找不到導遊的工作,可能會被批評為什麼不學雙語導遊,可以學英語、韓語等等,政府不是人民的希望,卻成為指責人民的對象,“選出這樣政府做什麼用。”
許冠濱說,台灣觀光這3年爹不疼、娘不愛,太魯閣要6年後遊覽車才能再度進入,郵輪觀光數一數二,但是不能遊覽車進到花蓮,現在是台灣“觀光慘業”,政府拋出希望小兩會先談,但是政府準備好了嗎?要討論什麼?開放什麼?政府不回答問題誰要答。而且小兩會有真正決定權嗎?幕後老闆又是誰?台灣政府官員、陸委會等要幫業者找尋答案。
他強調,小兩會若要討論必須基於互信,不是政治為前提。過往小兩會兩岸互信程度很夠,現在希望給明確目標,不要小兩會談的,最後國安單位不同意,“那是不開放,是假開放之名”,現在各單位都推託來推託去,“因為知道老大意思是不開放”,我們為何要成為被宰的那頭羊,希望高層官員要尊重各單位協商結果。
許冠濱說,賴政府上任近一年來,讓人民信心趨近於零,只有政治、沒有觀光。不要因噎廢食,不要因為被蛇咬過都不敢碰蛇,要滾動式運作,相信台灣人是能被大陸尊重,希望結合產官學,創造另一條台灣與大陸觀光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