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美越達成關稅協議 翁履中析對台有兩警訊
http://www.crntt.tw   2025-07-03 10:32:15
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翁履中分析,對台灣而言,提供了清晰警訊。(照片:翁履中臉書)
  中評社台北7月3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2日在社群媒體上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越南所有銷往美國的商品將支付20%關稅,轉運貨物將支付40%關稅,而越南也將向美國完全開放貿易市場。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3日在臉書發文分析指出,對台灣而言,這場東南亞壓力測試提供了清晰警訊,一是在產業面,台灣的核心產業將會承受來自美國更大的拉力,產業將不得不思考投資美國的必要。在政治面,台灣的社會將會面臨來自美中競爭下更大的壓力。

  特朗普2日在自家社群媒體Truth Social發文宣布,“剛和越南達成一項貿易協議”。根據協議條款,越南對進入美國領土的商品將支付20%關稅,轉運貨物將支付40%關稅;另外,越南也將向美國完全開放貿易市場。

  翁履中分析,特朗普跟越南達成初步協議,實質上是給東南亞各國設下了一個“關稅門檻”,20%的標準稅率不只適用越南,也預示未來與其他國家的協商底線。但他認為,更具戰略意義的是,這項協議背後其實針對的還是中國大陸。

  從美國與越南的初步協議分析,翁履中說,可以看出特朗普的策略很明確,透過對美貿易依賴極高的國家施壓,以關稅作為槓桿,逼迫他們讓步並接受美方所設定的遊戲規則,另外還加上“自願”提出數十億美元的對美採購清單。而選擇越南作為突破口,除了其龐大的對美出口量、產業外移後的戰略角色,也因為它已成為中國大陸商品轉運美國的中繼站。特朗普政府抓住這一弱點,設下20%關稅的區域底線和40%的轉運稅率,等同宣告“從今以後,東南亞要進美國市場,沒有低關稅這條路”,而美越關稅協議談定,對目前還沒跟美國談好協議的東協多國帶來產生巨大衝擊。

  翁履中指出,在某種程度上,特朗普透過談判取得對手讓步,在美國國內相當具說服力,但在全球經貿治理層面上,卻已經引發深層的不確定。當最大的市場以懲罰邏輯主導貿易秩序,最終可能導致的是區域國家轉向尋求其他地區作為替代市場,甚至出現區域貿易結構重組。

  翁履中分析,對台灣而言,這場東南亞壓力測試提供了清晰警訊,也就是特朗普的關稅戰正在迫使各國跟中國大陸脫鉤,接下來在特朗普執政的三年,在產業面,台灣的核心產業將會承受來自美國更大的拉力,產業將不得不思考投資美國的必要。

  至於政治面,翁履中認為,台灣社會將面臨來自美中競爭下更大的壓力。台灣難以躲避挑戰。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