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智輝(左)與卓榮泰備詢。(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4月29日電/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率“部會”首長赴立法院備質詢。中國國民黨籍立委牛煦庭詢問美國對台要求與可能衝擊。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台積電在美國6座廠房若都完工,供應鏈未來確實有外移可能,約是7、8年後的事情。
立法院會今天對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施政報告並備質詢。藍委牛煦庭提到,美方透過談判要求台灣擴大對美投資,實際目的就是引導台灣關鍵產業赴美設廠,形成產業外移危機。他質疑,若重演當年廣場協議迫使日圓升值的歷史,台灣製造業恐將首當其衝。
牛煦庭提醒,廣達、PCB產業已有在美設廠布局,產業外移風險正逐步成形。桃園蘆竹的PCB產業受到衝擊,其實關稅第一時間影響還好,因仍有剛性需求。不過他們擔心未來的不確定性,比如說廣達有沒有考慮在美國設廠?恐怕是有的。譬如台積電去美國設廠,未來可能有多少家會跟著去?
卓榮泰回應,政府要求產業必須保持台灣領先地位、絕對不能產業空洞化,根留台灣。但他承認,若產業外移,供應鏈若不跟進,在美國將可能另起爐灶、扶植競爭對手。
郭智輝則表示,現階段台積電在美國的生產量仍不足以吸引供應鏈過去,但若6座廠房陸續完工,供應鏈未來遷移的壓力將大幅增加,預估是7、8年後的情境。
牛煦庭追問,若台幣升值至1美元兌新台幣30元甚至28元,會否引爆製造業倒閉潮?郭智輝回答,初步影響評估顯示,產業受衝擊範圍約5%,就業人口影響約12.5萬人,產業影響程度介於3%至14%之間,細節仍在評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