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進黨團幹事長鍾佳濱接受媒體採訪。(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20日電(記者 張穎齊)傳出台灣將零關稅開放美國汽車與豬肉進口,以換取美方取消“疊加關稅”,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20日表示,政府應以台灣整體利益為最高原則,平衡外貿壓力與台灣產業衝擊,必要時以政策手段進行調節與補償,確保談判成果兼顧公平與韌性。
《中國時報》報導台美關稅談判中,傳出台灣將零關稅開放美國汽車與豬肉進口,以換取美方取消“疊加關稅”,並傳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抱怨“台灣氣氛未營造好”。
鍾佳濱指出,台美關稅談判勢必會受到外部壓力,特別是美方期望能在雙邊貿易中達成更對等開放的目標,這是所有與美國貿易的國家共同面臨的挑戰,談判團隊會在權衡各項利益後,做出最符合台灣長遠發展的全盤取捨。
他說,台灣對外要衡量“國家”的利益,對內則必須對受到衝擊的產業進行必要的政策調節。謀求“國家”最大利益的同時,也要兼顧台灣不同產業的平衡。
鍾佳濱進一步表示,政府已做好相關政策準備,若談判結果對部分產業造成短期影響,將以補貼、轉型支持或產業升級計畫等手段協助調整,對於受衝擊的產業要有調節機制,對獲利更多的產業也應適度回饋社會,這是負責任的“國家”治理。
他強調,面對全球化貿易趨勢,台灣在維護農業、製造業與出口競爭力間必須找到平衡點,要在保護基層勞動者與維持經濟活力之間,取得合理的政策彈性。
此外,針對中國國民黨籍立委馬文君質疑“韌性特別預算”中出現購買電子白板、礦泉水、修泳池、鋪馬路等項目疑似浮編預算,鍾佳濱則回應,“國防”韌性建設不僅是武器裝備,也包含後勤與基礎設施的強化。
他說,國家安全的韌性不只是對外防衛的武器,它也體現在平時備戰與戰時維運的能力上。這些後勤項目,如物資儲備、基礎設施修繕,都是強化防衛體系的重要基礎。
鍾佳濱表示,立法院在審查預算時具備監督權,若發現不必要或不急迫項目,會依法進行調整與刪減;但整體方向應著眼於提升“國家”戰略韌性,以防範外部威脅、保障民眾安全為最終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