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策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關注:賴支持美日韓峰會 台灣如何自處
http://www.crntt.tw   2025-10-30 01:12:44
賴清德。(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10月30日電(記者 張穎齊)美國總統特朗普28日先後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會晤“特高會”,29日再與韓國總統李在明舉行“特李會”,引起亞太各國高度關注。民進黨內部對“特高會”反應熱烈,主席賴清德在民進黨中常會中表示“滿支持、肯定加強與日韓交流”,但外界關切,日本、韓國對美外交姿態與經濟代價截然不同,台灣在中美競逐之間、台灣上不了談判桌,應如何自處?值得關注。

  美日峰會成果豐碩,日本將與美國簽署稀土供應鏈協議,並加碼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作為換取美方將關稅自25%降至15%的條件。特朗普在會中盛讚高市“是美國最重要的盟友”,並稱日方展現“誠意與決心”。這場“特高會”被視為美日同盟的新高峰,也讓日本在亞太安全與經貿合作中更靠近華府。

  民進黨多位人士對此表示歡迎,黨團幹事長鍾佳濱認為,美日合作是民主同盟的重要防線,中常委邱志偉也在中常會中建議加強台韓、台日國會交流。賴清德回應“滿支持”,肯定深化區域夥伴關係的重要性。民進黨支持者也在社群平台上以民主聯盟再強化、自由陣營勝利等標籤表達樂觀態度。

  然而,觀察整體局勢,日本對美讓利幅度頗大,從經濟合作、稀土供應到投資金額,幾乎是先繳學費換友誼。前經濟部長郭智輝曾透露,台灣也可能須加碼投資美國約4千億美元,以換取降低台美關稅。再加上台積電赴美投資1650億新台幣、政府吸收天然氣液化管線成本,以及明年度“國防”預算提高至GDP 3.32%(現為2.45%),實際對台灣經濟體質的壓力不容小覷。

  相比之下,特朗普29日與李在明的“特李會”氣氛明顯保守。據韓聯社報導,會談歷時87分鐘,雙方未舉行聯合記者會或發表聯合聲明。李在明在會中提出,希望美方同意提供韓國核動力潛艦燃料。而李在明日前更屢屢表達美方要求韓國加碼投資3500億美元的壓力,此舉或讓面臨類似1997年金融風暴的風險。

  可見,美國在與亞太盟友互動上,並非單純的外交友誼,更多的是利益與安全交換。日本投資換降稅、韓國被迫加碼、台灣靜待稅率,這三者的處境,形成鮮明對比。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